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林漫步 > 学者书林 > 戴逸
谈康雍乾盛世
作者:戴逸 责编:

来源:戴逸:《语冰集》  发布时间:2017-03-16  点击量:55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距今二三百年之前,正当清朝的康雍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的统治从1662年到1795年,长达134年。其时,中原地区无战争,秩序稳定,生产发展,社会富裕,徭税轻薄,人口激增,和汉朝的文景、唐朝的贞观并称为"太平盛世"。但是在此之后,清朝很快地衰落了,几十年后发生鸦片战争,英国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134年的历史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因为它上承汉唐宋明,进入了封建社会的后期,下接鸦片战争,和近现代历史最为贴近,息息相通。

康雍乾时期的农业生产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中国历代人口数字徘徊在1亿人上下,而清朝乾隆末年激增至3亿人,可见当时农业生产所能够养活的人口远远超过历朝历代。土地的开垦,水利的兴修,边疆的开发,耕作技术的提高,高产作物的推广都有很大成绩。在国家统一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贡献。康雍乾时期,统一了台湾,阻挡了俄罗斯对东北的入侵,平定了准噶尔,团结了内外蒙古和西藏,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版图。当然,这时已是封建社会的后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严重的问题。经济上仍是地主阶级剥削下的小农社会,虽有较大的农业总产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商品经济,但人均占有的资源和人均产量还很低下,人民生活在普遍的贫困之中。在政治上承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主义,权力高度集中,康熙、雍正、乾隆都很精明强干,政务躬自裁决,就像康熙所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庞大的官僚机器全凭皇帝一人运作,既无制度作保证,又缺制约的机制,人存则政举,人亡则政息。在思想上禁锢太甚,屡兴文字狱。知识分子因文字获罪,动辄得咎,人人钳口结舌,窒息了生机和活力,就像龚自珍所说:"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古代曾经领先于世界的科学技术,此时已停滞不前。明清之际,传教士曾将某些科学知识带进中国。康雍乾时期却并未传承接续,反而因禁止传教而切断了东西方的文化联系,那时中国人对世界一无所知。统治者盲目地自以为是"天朝上国",声教文明,远超世界各国之上,闭目塞聪,夜郎自大。

如果看看康雍乾时期的西方世界就能更了解当时中国所处的历史位置。这时,世界历史的潮流汹涌澎湃,正奔腾向前。17世纪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出现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政治革命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道路,特别在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之后,工业生产突飞猛进,经济增长如火如荼,全世界许多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体系,西方国家在海外抢占殖民地,开拓市场,奴役和掠夺落后地区的人民。这时,科学技术显示了强大的威力,西方出现了伽利略、牛顿、莱布尼兹、拉瓦锡等科学巨人,为人类认识和开发自然界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如果把当时西方国家作为参照系,则中国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已显得步履蹒跚、趑趄不前。尽管康雍乾时代的中国出现了经济繁荣和政治统一的局面,但与当时的西方相比已有明显差距,西方正在迎接资本主义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宗法农业社会。一个是资本主义的黎明,一个是封建主义的垂暮,中国越来越落后于西方。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康雍乾盛世过去之后,中国即遭到西方国家的侵略,屡战屡败,蹶而不振,陷于长期贫困衰弱之中的原因。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