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林漫步 > 学者书林 > 戴逸
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作者:戴逸 责编:

来源:戴逸:《语冰集》  发布时间:2017-03-16  点击量:13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199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00周年。这场战争对中国和日本的发展前途,对20世纪远东政治格局的形成,影响至为巨大。它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中国原本是个封建大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但发展停滞,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两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虽然也在推行洋务运动,向外国学习制造枪炮舰艇,并引进机器、技术,开办工厂矿山,修筑铁路,建设海军,但在清政府的统治下,政治腐败,思想保守,并无在世界潮流中竞存自立的紧迫意识,只进行了微小枝节的变革,束缚生产力的规章制度并未触动,步伐甚缓,成效甚微。

日本原来也是封建国家,也受过西方的侵略,但1868年明治维新后发愤图强、励精图治,全面学习西方,加速发展资本主义。它不仅建工厂、开矿山、筑铁路、造枪炮,而且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各个领域进行改革,设立议会,制定宪法,实行义务兵役,开展赋税改革,提倡"殖产兴业",实施国民义务教育,社会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力蒸蒸日上,逐步走上了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轨道。

日本对外奉行侵略扩张方针,把矛头首先指向朝鲜和中国,妄图征服亚洲和世界。它致力于加强军备,以中国为"假想敌",在甲午战争爆发前的几年内,军费开支大幅度上升,占每年预算总数的30%。它整军经武,时刻在寻找适当的时机,逼中国决战,以求一战而胜,彻底打垮中国。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事件,清政府应朝鲜政府的邀请,派兵入朝。日本认为开战的机会已到,立即大规模出兵,与清军近地逼处,向中国寻衅,首先在成欢和丰岛海面向中国海陆军进攻。中国军队忍无可忍,自卫还击。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正式开战。

清政府昧于形势,沉溺于宴安太平的迷梦中,没有抵抗的准备和决心,却寄幻想于列强的调停,故缺乏整体的战略部署,迁延贻误,坐失战机,被动受制。尽管前线的将领、士兵战斗英勇,也未能挽救战争的败局。陆军在朝鲜平壤失利之后,退过鸭绿江,日军穷追,战火烧到了中国东北境内;海军在大东沟一战之后,困守威海,不敢出动,完全失去了制海权,以后日军占领威海,中国海军四面受敌,全军覆没。前线军事吃紧之际,北京城内却笙歌沸天,正在庆祝慈禧太后的60岁生日,清朝统治者的腐败、荒淫、麻木不仁导致了甲午战争的惨败。

甲午战败,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赔款白银2亿两,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俄德法三国干涉,日本退还辽东,索取赎辽费3000万两),还丧失了其他权利。这次战败,割地之痛、赔款之巨、条约之苛、屈辱之深是史无前例的。一位亲自经历者说:"从前,我们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吴玉章语)从此,中国民穷财尽,债台高筑,加深了半殖民地化,人民陷入更加深重的苦难之中。

中日甲午之战,改变了远东国际力量的对比,日本一跃而为东亚强国,中国的实力大损,一落千丈。"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帝国主义列强争先恐后,在中国抢夺权利,划分势力范围。德占胶州湾,以山东为势力范围;俄占旅顺,以东北为势力范围;英租借威海,扩展香港界址,并以长江流域为势力范围;法租广州湾,以西南为势力范围;日本以福建为势力范围,纷纭扰攘,大有瓜分中国之势。

中国人民不甘心于被侵略、被瓜分。甲午战争以后,爱国主义浪潮汹涌澎湃,一浪高过一浪。变法和革命相继而起,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都是中国人民的奋力抗争,都是甲午战争刺激下救亡图存的探索。正是由于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斗争,正是由于爱国主义的高涨,制止了瓜分中国的罪恶之手,使得帝国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灭亡中国。

中日甲午战争留给人们难以忘却的历史教训。中国为什么被侵略?为什么失败?因为中国落后。在近代国际竞争的大潮中,中国步履蹒跚,行动迟缓,落在欧美和日本的后面,没有强大的经济和国防。封建主义的城堡抵挡不住资本主义的重炮快枪。"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帝国主?义世界的无情规律,甲午战争的失败,即由于此。而中国在战败以后,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难以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和军事,更失去了自卫防御的能力。落后就要挨打,而挨打就更加落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即陷入这一历史的怪圈之中。故甲午战争以后,随之又有八国联军侵华,日俄在中国之战,日本掠夺山东、逼签"二十一条",以后又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极度疯狂地侵略中国,近代中国的历史充满着屈辱、痛苦和灾难。

但是,物极必反,剥甚泰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外国侵略,失败,斗争,再失败,再斗争,中国在崎岖曲折的道路上积蓄力量,锻炼自己,总结经验,摸索前进,终于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苦的战斗,摆脱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今天,国际国内形势与100年前已迥然不同。我们有了强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有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正在现代化道路上迅速前进。回顾百年历史,更加激发起我们奋发努力、加快步伐建设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只有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军事强大,中国才能免遭欺凌,才能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才能告慰甲午战争以来无数为国为民流血捐躯的先烈们!

甲午战争中,日本虽然是战胜国,但战争并没有给日本人民带来幸福和欢乐。日本统治者对外选择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对内必然加紧剥削和压迫人民。甲午战争取得胜利,日本统治者大发战争财,野心无限膨胀,更加疯狂地扩军备战。1904年,日本又和俄国为争夺中国东北而大打出手,日本战胜,更加肆无忌惮地侵略中国。此后,占领东北,以至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日本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日本人民的负担更加沉重,生活更加痛苦。"多行不义必自毙",日本军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失败,也把自己的国家拖向毁灭的边缘,日本人民深受侵略战争的毒害。

值此甲午战争100周年之际,反思百年历史,应永远摒弃侵略扩张,清除军国主义的祸害,使战争悲剧不再重演。中日两国应相互尊重,和平共处,携手合作,世世代代永远友好下去,共同努力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这是中日甲午战争留给我们的宝贵教训。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