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林漫步 > 学者书林 > 戴逸
知耻而后勇
作者:戴逸 责编:

来源:戴逸:《语冰集》  发布时间:2017-03-16  点击量:28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10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影响重大、教训深刻。这场战争决定了中国和日本两国的发展前途和未来的命运,决定了20世纪远东地区的政治局势。

甲午战争中,日本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小国,打败了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的中国,引起全世界的震动。日本原来也是封建国家,也受过外国侵略,但经过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不到30年时间,经济和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而中国虽然当时也进行洋务运动,但是清朝政府政治上腐败、思想上顽固保守,洋务运动成效不大,束缚生产力的各种体制、规章并没有大的改变,前进的步子落后于日本。就拿海军来说,洋务运动中,中国也建立了新式海军,但北洋舰队建成以后,就认为万事大吉,太平无事了,停止了海军建设。对正在崛起的日本缺乏警惕,把海军经费挪用于建造颐和园,为慈禧太后祝六十大寿。甲午战争爆发以前几年内,中国没有购买一艘战舰,没有更新大炮和设备。而日本处心积虑要打败中国,在甲午战争爆发前几年内节衣缩食购买大批新军舰,设立国防捐债、军事捐款,军事开支占全年总预算的30%,有时更高达40%。最后,它的军舰虽没有中国那样大,但很多新下水军舰的速度以及速射炮方面胜过中国,这是造成中国海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政治上的腐败,没有那种只争朝夕努力前进的紧迫感,就必然在世界范围的竞争中成为落伍者;没有那种增强海防的现代意识,就会成为被侵略、被蹂躏的对象。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的打击十分巨大,割地赔款、主权丧失,台湾省被割给日本,离开了祖国达50年。中国赔款2亿两白银,加上赎回辽东费3000万两,达2.3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中国三年的财政收入、日本四年多的财政收入,比鸦片战争赔款多10倍,真是敲骨吸髓的掠夺。清政府拿不出赔款,只好向外国借钱,用国家主权作抵押,从此债台高筑、元气大伤、民穷财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甲午战争日本得胜、中国失败,改变了远东地区国际力量的对比,打破了力量均势。帝国主义列强争先恐后到中国抢夺权利,划分势力范围。甲午战争后几年中形成了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陷于亡国灭种的危机之中。

中国有句老话:"物极必反。"甲午战争对中国是极其沉重的打击,但同时也激起了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觉醒。甲午战争中,海陆军将领、士兵英勇战斗,如海军中邓世昌、丁汝昌、林永升,陆军中左宝贵等爱国将领,为抵抗日本侵略而英勇献身,他们的精神真可说惊天地、泣鬼神,激发了全国人民的英勇爱国精神。马关谈判时,爱国主义还表现在全国各阶层反对妥协投降、坚决主张抵抗、掀起反投降的高潮。如康有为的"公车上书"、戊戌变法运动、台湾人民反对日本占领的斗争。还有孙中山深感清政府腐败,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于1894年组织革命团体兴中会,1994年也是兴中会成立100周年。甲午战争以后,爱国救亡成为时代主旋律,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在一定意义上都是爱国运动。如何使中国生存、如何振兴民族,甲午战争以来历史证明爱国主义是我们全民族的伟大精神支柱。正是爱国主义的高涨推动中国近代历史的前进,出现了大批可歌可泣、英勇献身的爱国革命志士,反抗侵略,使帝国主义不可能灭亡中国。

1994年是甲午战争100周年,反思这段历史,中日两国人民都应该从这场战争中吸取教训,中日两国人民要相互帮助,携手合作,世世代代永远友好下去,共同努力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这是甲午战争留给我们的宝贵的历史教训,我们应永远牢记。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