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史纂修 > 体裁体例 > 名家研讨
以章节体的《清代通史》为主体,编写综合体新型《清史》
作者:杨天石 责编:

来源:  发布时间:2005-12-05  点击量:234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在小组讨论中,我的意见是少数派。感谢会议所体现的民主与宽容精神,要我在大会上发言。

我想说的是:不能低估传统纪传体的局限,不应轻率甩弃现代章节体的优点。传统纪传体有它的长处,例如,它包含本纪、列传、志、表等多种体裁,实际上是一种综合体,但是,它以记人(帝王及围绕着帝王的各色人物)为中心,这是它的局限,而且可以说是致命的局限,很难全面胜任科学地记载历史的作用,也很难满足新时期对历史学的要求。章节体的出现是中国历史学的进步,是中国史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表现之一。它有纪传体所缺乏的许多优点。在我们今天编纂新的大型清史的时候,不应轻率地甩弃它,而要充分加以利用。当然,章节体也有它的局限,例如,它没有人物列传,没有中国传统史学中志、表等多种体裁,因此,也无法胜任多角度、多方面地记载历史的任务。

我设想的新时期的大型《清史》的体裁是一种新的综合体,即,它是一种以记述历史事件为中心(区别于纪传体的以记人为中心),以章节体的通史为主体,包容多种体裁、多种专史,相辅相成、可分可合的新型综合体史书。它至少应该包括下列五类著作:1.章节体的《清代通史》;2.《清代大事记》(或名《清代编年史》;3.《清代人物传》(取消本纪与列传的区别);4.章节体的清代政治制度、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专史;5.志、表、图、词典、文献目录等资料性、工具性的著作。上述五个方面(或更多方面)的著作共同组成大型《清史》,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相辅相成,既可分,又可合。因此,它是大观园、紫禁城一类的建筑群体。

为什么要以章节体的《清代通史》为主体呢?这是由于章节体的通史具有下述优点:

一、以记事为中心,便于全面阐述特定历史事件的面貌,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上下左右、外层表现与内幕潜流。

二、便于展现特定历史时期的全貌及其方方面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三、便于阐述历史发展的脉络与趋势,展现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前浪后浪、前环后环。

四、便于综合展现对于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历史事件发生作用的各种复杂因素。

五、便于在特定的历史场景中再现人物,为人物定位。

章节体的通史的上述五大优点正是以记人为中心的纪传体的弱点,而且是很难克服、很难弥补的弱点。例如,近代中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入侵、新政、立宪运动、辛亥革命等。章节体可以很方便地记述这些历史事件,而纪传体就难以处理了。如果将上述历史事件分别写在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个皇帝的本纪里,这五个本纪该写多长?又如何能写好?又如,以戊戌变法为例,要全面地展现这一历史事件的面貌,我以为必须包含下列几个方面:前驱改良思潮;胶州湾事件与甲午战败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康有为等人的维新思想及其变法呼吁;各地维新活动与新旧斗争;光绪皇帝的“求治”努力与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后果与影响等。对于这些内容,章节体处理起来也是很方便的。纪传体呢?可就很麻烦了。光绪帝的本纪里写一点,慈禧太后的传记里写一点,康有为的传记里写一点,袁世凯的传记里写一点,“东云露一鳞,西云露一爪”,读者要想知道戊戌变法的全貌,恐怕要读几十个人的相关传记,其结果,恐怕还是“大事茫然”。

可不可以用纪事本末体来解决这一问题呢?这未尝不是个办法。但是,纪事本末体以特定的事件为单位,各个事件之间互相独立,很难写清其间的关联,也很难写清与事件相关或相对独立的各个方面,并不是一个圆满的解决办法。

根据上述理由,我主张,新编清史应该以章节体的《清代通史》为主体。它是全书的基干,也是全书的灵魂。其他各类体裁虽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不可忽视,也不可或缺,但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辅翼。

至于《清代通史》的规模,我以为不必过大,似可控制在一百万字至三百万字之间。倘以三百万字计,不过占整个大型清史的十分之一的篇幅,应该是可以的。(此为作者在清史编纂体裁体例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

(资料来源:清史编委会体裁组;杨天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本网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