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清史百科 > 服饰 > 顶子

顶子

标签:
目录

服饰名。清代官员冠顶上镶嵌的不同颜色、质料的宝石,又称“顶戴”、“顶珠”,是清代特有表明身份、品级的标志。清顺治时定制:一品官冠顶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石,六品用砗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阴文镂花金顶无饰,九品用阳文镂花金顶,未入流顶戴与文九品相同。雍正八年(1730)更定官员冠顶制度,采用以颜色相同的玻璃代替各色宝石。乾隆以后,冠顶上的宝石逐渐被玻璃取代,七品以下的素金顶也被黄铜代替。顶子必按品级戴用,不能自行变动。官员获罪,在革去官职的同时,摘去顶戴就如同摘去乌纱帽。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分享到: 0
已有 9973 用户
贡献 10694 词条
词条信息
词条创建者: admin    
浏览次数:58
更新时间: 2014-10-20 01:56:24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