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清史百科 > 官制 > 满洲荫生录用

满洲荫生录用

标签:
目录

官制名。清代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武职二品以上,及因公死难官员,可以送一子进国子监读书,不必经过考试,三年期满照例录用为官,称为荫生或荫监生。原义为:其父祖之功勋官位,就像大树可以遮荫其本根一般。康熙十年(1671)题准,满洲一品官荫生以员外郎用,二品官荫生以部院司主事、都察院经历、大理寺寺丞、光禄寺署正用,三品官荫生以通政使司经历、太常寺典簿、部寺司库、光禄寺典簿用,四品官荫生以鸿胪寺主簿用。如学习期满,该部院奏留以本衙门笔帖式补用者,遇本衙门本旗员缺,准其坐补。乾隆元年(1736) 奏准,文武官员荫生、荫监生,至十八岁,有情愿在武职行走者,该旗咨部,即随旗行走。其年二十以上者,咨部引见,如奉旨以旗员用者,令其随旗行走;分部学习者,令其掣签分发各部院衙试看学习,照品级食俸,二年期满由该堂官出具考语,移咨到吏部,按照品级照例铨补。嘉庆六年(1801) 上谕,八旗大员荫生年已及岁者,俱由各该旗咨报吏部带领引见, 分别录用。嘉庆十九年定,宗室荫生,二十岁以上,由宗人府咨部带领引见,恭候钦定录用。同年又定,满蒙殉难荫生,三品以上者以主事用,四品以下者以七品笔帖式用,毋庸入监读书,俟年至二十岁,查照原奉谕旨先后日期补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分享到: 0
已有 9973 用户
贡献 10694 词条
词条信息
词条创建者: admin    
浏览次数:44
更新时间: 2014-10-20 01:56:24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