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蒙古部落名。原为明代蒙古六万户之一,以驻牧于喀尔喀河流域而得名。清代称喀尔喀者有三:一为旧喀尔喀,归附后金最早,编入蒙古八旗;二为内喀尔喀,顺治十年(1653) 设喀尔喀右翼旗,隶于乌兰察布盟,嘉庆间有佐领四,康熙三年(1664)设喀尔喀左翼旗,隶于昭乌达盟,嘉庆间有佐领一;三为外喀尔喀,通称喀尔喀蒙古,亦称漠北蒙古,包括土谢图汗、赛音诺颜、车臣汗、札萨克图汗等喀尔喀四部八十六旗(包括附于喀尔喀蒙古之额鲁特部二旗及辉特部一旗)。东界黑龙江将军辖地,南界内蒙古、西界阿尔泰山、北邻俄罗斯,均在清王朝版图以内,隶理藩院统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