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史参考
宣统政局与清王朝覆灭(2019年第9期)
作者:李细珠 责编:

来源:中华文史网  发布时间:2019-04-15  点击量:8585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清王朝以宣统朝而终,这是辛亥革命的结果。然而,何以清王朝于宣统三年(1911)在革命的冲击下迅速覆灭?这与宣统政局的演变相关,本文拟对此略做解释。

一、宣统政局的形成

宣统政局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光绪朝末年的丁未政潮,而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底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则成为清末政局转换的机枢。

1.丁未政潮与奕、袁集团的鼎盛

1907年的丁未政潮,是光绪末年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两大对立派别争权夺利的斗争。其中一派,领衔者庆亲王奕劻于1903年成为首席军机大臣,袁世凯则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而权倾朝野,所谓“庆邸当国,项城遥执朝权,与政府沆瀣一气”(刘体智《异辞录》),奕、袁勾结形成当朝一种显赫势力。与此同时,朝中还存在另外一种势力,以深受慈禧太后宠信的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瞿鸿禨为首,以两广总督岑春煊为奥援。慈禧太后惯用的统治术,即是凌驾于各派冲突之上,操纵其间,利用矛盾,保持自己权势,每每以此维持政局的稳定。然而,当这种平衡术稍有倾斜,则预示着政局动摇和政潮突起。

丁未政潮正是因为慈禧太后对权势日重的奕劻不信任而引起,结果出人意料,奕劻、袁世凯先发制人,致使瞿鸿禨被罢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岑春煊由刚任20余日的邮传部尚书被放两广总督,旋被借故而罢。奕、袁集团因此而权势至于鼎盛,这是垂暮之年的慈禧太后不得不深以为患的。

丁未政潮之后,慈禧太后采取了一系列抑制奕、袁集团势力再度膨胀的措施。首先,调载沣入军机处,以分奕劻的权力,然而载沣谨小慎微,才具平庸,不是奕劻对手,徒成为“伴食中书”而已。其次,去掉袁世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职,调袁为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实为明升暗降之法;同时又调张之洞入军机处,对袁加以牵制。显然,由丁未政潮开始,奕劻、袁世凯集团已成为威胁朝局的力量。

2.帝、后去世与载沣集团的形成

1908年11月,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相继去世,晚清政局由此而开始大转换。

首先,载沣之子溥仪继光绪帝之后而为皇帝。光绪帝病危之际,继统人选问题内外注目,近支溥字辈中年长的恭亲王溥伟颇为活跃,自以为如立长君,便当然有分。然而,慈禧太后根本没有立长君的打算,奕劻、袁世凯也认为立长于己不利,这便使溥伟的幻想破灭。因此,便有慈禧懿旨三岁的溥仪入承大统为嗣皇帝,即宣统帝。

其次,载沣为监国摄政王。载沣性格懦弱,遇事优柔寡断,做一个承平时代的亲王尚可,若来主持国政,应付事变,则实难胜任。慈禧太后之所以属意载沣,皆因皇族近支之人,只有载沣好驾驭,肯听话,所以先令其为军机大臣,加以历练。溥仪继位,乃父载沣便当然地被封为监国摄政王。慈禧太后本来想通过载沣来操纵朝政,“著摄政王载沣为监国,所有军国政事,悉秉承予之训示,裁度施行”(《宣统政纪》)。然而,慈禧太后很快去世,载沣便以监国摄政王身份总理朝政,独揽大权。

再次,为了对付权势显赫的奕、袁集团,载沣周围聚集了大批皇族亲贵,形成了载沣集团。载沣自代宣统帝为全国陆海军大元帅,任其胞弟载洵为海军大臣,载涛为军谘府大臣,紧抓军权;同时,调整各部院大臣,多以皇族亲贵充任。这样,在与袁世凯集团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形成了以载沣为首的皇族亲贵集团。

宣统政局就是在载沣集团与奕劻、袁世凯的争斗中形成的。

二、宣统政局的演变

宣统政局的演变可分两个时期:载沣时期和袁世凯时期。

1.载沣时期(1908.11—1911.11)

载沣摄政监国时期,或明或暗地始终贯穿着载沣集团与奕、袁集团的斗争,同时夹杂着皇族亲贵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载沣集团与地方督抚和立宪派的关系更是日趋紧张,政局动荡不安。

载沣摄政伊始,即大力加紧中央集权,排除异己,任用亲贵,集权于皇族。自1906年官制改革与1907年丁未政潮以后,清王朝惯于使用的满汉平衡权术已经出现极大的倾斜。光绪末年,京师有谚云:“近支排宗室,宗室排满,满排汉。”(刘体智《异辞录》)慈禧太后晚年的扬满抑汉集权皇族的政策,在载沣摄政期间很自然地得以继续发挥。当其时,权倾朝野的袁世凯是载沣最主要的政敌。虽然在慈禧太后去世前袁已被解除北洋军政大权,但他在北洋军中遍布着亲信,近畿陆军将领以及几省的督抚,都是袁所提拔,或与其有秘密勾结。他们“只知有宫保,而不知有朝廷”。首席军机大臣奕劻也被重金收买以为奥援,完全听袁世凯支配。因此,实际上当时的军政大权已操诸袁世凯之手。

于载沣而言,监国摄政王将徒具虚名,大权旁落,袁世凯非去不可。由于载沣生性懦弱无能,犹豫不决,杀掉袁世凯的主张遭到奕劻、那桐、张之洞的反对,最后只是以“足疾”令袁世凯“回籍养病”,解除其一切职务。袁世凯既被驱逐出朝,载沣集团即将矛头对准奕劻。先拿“奕劻心腹”陆军部尚书铁良开刀,将其放为江宁将军,远离中枢,此举却未能撼动奕劻首席军机大臣的职位,致使袁世凯返回河南之后,仍在暗中操纵朝局,日后能够东山再起。

在与奕、袁集团争斗的同时,载沣加紧集权皇族。然而,这个所谓载沣集团并不是铁板一块。载沣不能像慈禧太后那样成为权力中心,因而难以控制皇族亲贵,以至于形成“政出多门”的局面。皇族亲贵们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权力分配上的。

在载沣摄政期间,朝廷与地方的关系日趋紧张,矛盾愈演愈烈,主要表现在立宪运动中载沣集团与地方督抚和立宪派的矛盾。载沣摄政期间继续自1906年以来的预备立宪政策,这给各省谘议局为中心的立宪派以很大期望。立宪派多次发动全国性国会请愿运动,得到地方督抚的支持,二者在立宪运动中合流,与朝廷的关系却日益紧张。1911年5月,清廷推出“皇族内阁”。直省谘议局以皇族组织内阁,不合君主立宪公例,请另行组织,呈请都察院代奏,奉旨不允。清廷政治已不可为,与立宪派的矛盾更是不可调和。此后,立宪派转向革命,地方督抚不愿效忠,亦是自然之理。

2.袁世凯时期(1911.11—1912.2)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以载沣为首的满族王公亲贵束手无策,袁世凯被起用。11月,出任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载沣退归藩邸,不预政事。此后便是袁世凯挟持清廷与革命党议和,一批皇族亲贵如良弼、铁良、溥伟、善耆、载洵、载泽等集结为宗社党,企图挽救垂死的清王朝。袁世凯与革命党人合作刺杀良弼,在“铁血”面前,宗社党不得不败下阵来。良弼被炸死后,“亲贵丧胆,逊位议定”。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借革命势力逼迫清帝退位,宣统政局以袁世凯的最后胜利而结束。在袁世凯与满族亲贵争斗的同时,立宪派由于对清政府的失望而转向与革命派合流,成为反政府势力,最后推翻了清王朝统治。

综观宣统政局的演变,可以看到,在清末的最后三年中,各方面的明争暗斗非常激烈。立宪派和革命派与清政府斗,摄政王载沣与袁世凯及立宪派和革命派斗,结果各派均归失败,成功者只有袁世凯。载沣处置袁世凯,仅以“开缺回籍养疴”;而袁世凯对付良弼,则是置之死地而后快。载沣之懦弱,满族亲贵之无能,袁世凯之干练横暴,昭然若是,自然影响了宣统政局的演变。

三、宣统政局的特点与影响

1.政局动荡不安

宣统政局表面上相对稳定:载沣摄政监国,袁世凯退隐在籍,皇族亲贵各安其位。但是,这种表面稳定现象背后隐伏着严重危机,一是朝廷与地方的关系紧张,矛盾日益激化,主要表现为立宪运动;二是地方上革命党人的活动,尤其是经常性的武装起义。因此,就整个宣统政局而言,由于立宪运动与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直到最后合流,致使政局动荡不安,以至于清王朝覆灭。

2.权力处于失控状态

载沣摄政后,由于资历浅,年纪轻,生性懦弱,庸碌无能,其他皇族亲贵也大都是无能之辈。汉族重臣袁世凯权倾朝野,一朝罢斥,政治重心便失去了平衡,权力核心呈现失控状态。朝中派系林立,各自争权夺利,这是铁腕人物袁世凯得以乘机崛起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朝廷对地方督抚失控,离心力增大,使得武昌起义以后各省督抚多各自逃命,几乎未有形成有效抵抗。

3.皇族亲贵擅权,满汉矛盾激化

载沣摄政期间,加强皇族集权,尤其是少壮亲贵们充斥朝廷,占据显要权位,不断明争暗斗。正如徐世昌所说:“清朝之亡,并不是亡于革命党,而是亡在一班所谓‘小爷们’身上。”(《天津文史资料选辑》)满族亲贵把持中央,汉族重臣接连遭到排挤,满汉矛盾更加激化。武昌起义后,民族矛盾更表现在袁世凯集团与宗社党的斗争;同时,“反满”无疑成为辛亥革命一个颇具号召力的口号。

武昌起义原本并不足以撼动清王朝的统治。“鄂垣兵变,仅一小部分,……彼系乌合之众,人心未定,收复不难。”(陈夔龙《梦蕉亭杂记》)然而,满族王公亲贵早已自坏长城,不得不听任武昌起义的星星之火而成燎原之势,正所谓“革命之事,乃诸王之自革而已”。(刘体智《异辞录》)由宣统政局分析可知,宣统时期清王朝本身隐伏着各种危机,大厦将倾之时,加以革命的撞击,清王朝覆灭了。可以说,这正是宣统政局演变的必然结局。

                                                                                                                                                                             

作者简介

李细珠,1967年生,湖南安仁人,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史、思想史、台湾史。著有《晚清保守思想的原型——倭仁研究》《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地方督抚与清末新政——晚清权力格局再研究》《变局与抉择:晚清人物研究》《新政、立宪与革命:清末民初政治转型研究》。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