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
当前位置 : 首页  >> 清史研究 > 专题研究 > 边疆民族

清代察哈尔扎萨克旗考

达力扎布

明朝末年,察哈尔部林丹汗以蒙古各部宗主的身份,操纵漠南蒙古政局,与明朝和后金形成鼎足之势。后金天聪汗(皇太极)为统一漠南蒙古,利用蒙古内部矛盾,数次组织归附蒙古各部军队一起出征察哈尔,迫使林丹汗率部西避青海,于天聪八年(1634)病死于途中。林丹汗死后察哈尔部溃散,大部分官员率领属众归附后金,后金授予职爵,以其部属编设佐领,隶于八旗,形成了八旗察哈尔。(注:参见拙文:《清代八旗察哈尔考》,《明清蒙古史论稿》,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316333页。)仍有一部分官员拥林丹汗子额哲(号额尔克孔果尔)驻牧黄河河套,不肯来归。(注:天聪九年十二月,皇太极在诣太祖陵庆祝册中称:“我兵前次出征,蒙古察哈尔汗力不能支,望风奔北于汤古忒国,其诸贝勒大臣举国来附,所余者止察哈尔汗之妻三人及子孔果尔,并臣僚数人,户口千余而已。继又进兵,悉降其众。”见《清太宗实录》卷26,天聪九年十二月丁酉,《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39页。)天聪九年,后金派遣多尔衮等四贝勒率兵往收额哲,额哲与其母苏泰太后被迫率属下一千余户投降。(注:《清太宗实录》卷22,天聪九年二月丁未,第298页;卷23,天聪九年五月丙子,第304页。)后金“即其部编旗”,安置于义州(今辽宁义县)边外驻牧。康熙十四年(1675),察哈尔布尔尼亲王叛乱被镇压后,该旗被削。(注: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550《察哈尔》,四部丛刊续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 

清代史籍对察哈尔旗记载既少,又含糊不清,因此至今对该旗是外藩扎萨克旗还是内属旗难以定论。(注:笔者对该旗的性质曾作过一些探讨,见拙文:《清初察哈尔设旗问题考略》、《清初察哈尔设旗问题续考》,载《明清蒙古史论稿》。)最近出版的《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一书,(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编:《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第13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收录了五十多份察哈尔旗及八旗察哈尔官员的世职敕书副本。这些敕书不仅弥补了史籍记载的缺失,也使我们得以甄别汉文史籍中模糊难辨的记载,对研究察哈尔旗有重要价值。本文拟利用这些资料,对察哈尔旗的性质以及该旗的兴衰始末作进一步考察。

 

 

察哈尔旗是内属旗还是扎萨克旗?有两条重要的判断标准,即额哲是否为扎萨克(执政),其部众隶于八旗还是独自为旗。崇德元年(1636)四月,额哲受封和硕亲王,他是否有扎萨克衔呢?清初史籍一般只记外藩蒙古王公的爵位,不记其扎萨克衔,所以在史籍中很难找到现成答案。在蒙古文档案中保留了康熙十四年清圣祖所颁《以平定布尔尼叛乱宣谕外藩蒙古各旗诏》,其中一段内容如下:{K24p607.JPG}(注:《内阁蒙古堂档簿》,目录号:321/2150/2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第6972页。因为印刷原因,本文在罗马字母转写蒙古文时,以j字母替代{K24P605.JPG}字母。) 

译为汉文: 

皇帝圣旨:敕谕外藩蒙古王、贝勒、贝子、公、台吉、塔布囊等。察哈尔国覆亡溃散之际,我祖博格达太宗皇帝,(注:清太宗蒙古语汗号为:" Boγda Se{K24P603.JPG}en Qaγan" ,即博格达彻辰汗。清朝历代皇帝的蒙古文尊号是Boγda Qaγan,即博格达汗。)遣兵收集额哲等来。额哲虽为亡国之裔,未曾效力,仍不没入旗下为奴,使获殊恩,嫁固伦公主,封和硕亲王,爵秩最尊,位冠于扎萨克诸王之上,又不令其属民分离,仍旧管领。 

额哲死后,以其弟阿布鼐仍为固伦额驸,袭和硕亲王。后阿布鼐获大罪,外藩扎萨克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聚会审议,众议阿布鼐之罪重大,应斩。朕思吾祖博格达太宗皇帝及朕父博格达世祖皇帝等历代抚养之恩,宽宥免死,只拘阿布鼐自身一人,令其子布尔尼袭亲王爵,仍管领其属民。出征俘获亡国苗裔,若此嫁固伦公主,世世封亲王,尊贵至极,古所稀有。 

“和硕亲王”(注:满文为ho{K24P602.JPG}oi cin wang,见《旧满洲档》崇德元年四月二十三日,第10册,台北:台湾故宫博物院影印本,1969年,第4762页。)诏书蒙古文对应词是jasaγ-un {K24P603.JPG}in wang,直译为“扎萨克亲王”。据康熙六年增订《蒙古律书》记载,承袭额哲和硕亲王爵位的阿布鼐是扎萨克,(注:《内阁蒙古堂档簿》,目录号:321/2150/48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第77页。)所以额哲亦应是扎萨克。诏文中所谓没有把额哲“没入旗下为奴”,仍旧管领其属民,即没有把额哲及其属民编入八旗,仍独自为旗之意。崇德年间外藩蒙古朝贺,额哲确实居于右翼之首,位冠扎萨克诸王之上。(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册,崇德三年正月初一日,第258259页,崇德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436437页。)阿布鼐获罪之后,由外藩扎萨克王公和理藩院拟议其罪,也说明察哈尔旗是外藩扎萨克旗。

 

 

《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所收察哈尔旗官员世职敕书,也为确定察哈尔旗性质提供了确凿的史料依据。《清世祖实录》顺治九年(1652)十一月记载: 

以军功授外藩蒙古固山额真巴朱泰、阿布泰、都尔东、达尔式、达穆为拜他喇布勒哈番。固山额真噶尔图、那木涂、布尔特黑、布达尔、巴颜岱、噶尔玛什希布、博第、耨德、吴喇泰、巴特玛达尔汉、琐诺木卫寨桑、布内、班第,梅勒章京额图、拜赛、摆达尔、布尔噶图、叶伯舒、苏海、达汉、特木德、色冷伊尔登、巴达礼、阿玉锡、哈巴、诺木齐,甲喇章京吴赖、巴图、布都麻尔、邦噶特、马尼、孔科岱、巴布为拖沙喇哈番。(注:《清世祖实录》卷70,顺治九年十一月辛卯,《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551页。又见蒙古文《清世祖实录》卷70,顺治九年十一月辛卯,见《清实录》(),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1年,第745页。蒙古文《实录》与内秘书院蒙文档案所记人名相同。) 

这个简略的名单,给我们提供的信息量很少。而《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收录了以上大多数人的世职敕书副本,使我们得以了解他们的旗籍和主要事迹。他们分别是科尔沁、扎赉特、郭尔罗斯、土默特、喀喇沁、巴林、察哈尔、四子部、翁牛特、乌喇特、杜尔伯特等十八个旗的官员。其中有察哈尔固伦额驸和硕亲王旗下的三位官员,即固山额真琐诺木卫寨桑( sonom üi jaisang) 、梅勒章京色冷伊尔登( sereng yeldeng) 、梅勒章京巴达礼( badari) 。(注:《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第3辑,顺治九年档册,第361424页。本文采用了《清世祖实录》的汉译名,与该书汉文目录的译名不尽相同。)他们都是天聪九年五月随额哲来降的察哈尔大臣,《旧满洲档》记载: 

erke konggoroi emgi dahaha ambasa: ecige guyusi: tomsang guyusi: ecige lam-a: darhan lam-a: amcut lam-a: joriktu gelung: okcotba ombu: jūrcengge darhan noyan: ebugei jaisang: budui tūkūreng noyan: bayashū darhan tabunong: dalai honjin: butai agalhū sonom ūi jaisang: esen secen: erke cūhehūr ,ajitu taisi, boro kūluk: batma turagal: jatang ilduci: sulang cerbi: bimbu jaisang: tūgureng dayun: ūshū budumal: tuba taisi: baihū jaisang: sereng yeldeng: kitat sigejin,:eyetu jaisang: cuyang jaisang: būbu dayaci: sereng gūying: samaqtan gūying: kamu ūi darhan: tarm-a taiji: bayahai tabunong: tunggan jaisang: nangnuk taiji: ūljeitu gūying: batm-a secen: daluci noyan: abaitai taiji: sadai jaisang : ajintai darhan jaisang: cooko kingli: batm-a jaisang: gūmu hiy-a taiji: ubasi sulang: sindasun gūying: būgere jaisang: kūtuk darhan: nomogan darhan: jasak gūyeng: sida budumal: coshi jasagūl: sonom jasagūl: ocir jasagūl: hairai jasagūl: badari jasagūl: bolda jasagūl: bayantu jaisang: tuba taiji: dorji bingtu: tūlen cidahū: jantai jaisang: ongnoho jaisang: sulang tabunong: boroltai kasq-a: ( ere geren ambasa) uheri minggan boigon( i irgen) yoni dahaha:(注:《旧满洲档》第9册,天聪九年五月二十七日,第42824284页。日本神田信夫等整理:《天聪九年档》第1册,东洋文库,1972年,第153154页,日译并用罗马字母转写了这段内容;关嘉录、佟永功、关照宏汉译《天聪九年档》(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8),没有严格采用《清太宗实录》等汉文史籍的原译名。为方便与蒙、汉文史料进行比勘,在此引述满文原文。) 

汉文《清太宗实录》相应部分记载如下: 

……于是额哲部下群臣额齐格顾实、多木藏顾实、额齐格喇嘛、达尔汉喇嘛、阿木出忒喇嘛、卓礼克图格龙、俄克绰特巴俄木布、朱成格达尔汉诺颜、额布格寨桑、布兑杜棱诺颜、白牙思户达尔汉塔布囊、达赖浑津、布泰阿噶喇户、琐诺木卫寨桑、额参车臣、额尔克楚虎尔、阿齐图太锡、波罗库鲁克、巴特玛都喇尔、扎唐伊尔都齐、苏朗察尔庇、毕木布寨桑、杜棱大云、俄思户布都马尔、图巴太锡、摆户寨桑、塞冷叶尔登、(注:“塞冷叶尔登”,即前引《清世祖实录》中的“色冷伊尔登”,都是《旧满洲档》sereng yeldeng的异译。)祁他特西格津、尹图寨桑、褚阳寨桑、波布达雅齐、塞冷古英、萨马克谈古英、喀木卫达尔汉、达尔马台吉、巴雅海塔布囊、通阿寨桑、囊弩克台吉、吴尔寨图古英、(在此遗漏“巴特玛车臣”——引者)达鲁齐诺颜、阿拜泰台吉、萨代寨桑、阿津泰达尔汉寨桑、朝科卿礼、巴特玛寨桑、古木台吉、(注:古木台吉,漏译其职务hiy-a字,汉意侍卫。康熙朝《清太宗实录》译作“古木虾台吉”,见齐木德道尔吉、巴根那编:《〈清太祖太宗世祖实录蒙古史史料抄〉——乾隆本与康熙本比较》,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29页。)吴巴什苏朗、辛达孙古英、波格勒寨桑、库图克达尔汉、讷木汉达尔汉、扎萨克古英、西达布都马尔、绅思熙扎萨固尔、琐诺木扎萨古尔、俄齐尔扎萨古尔、海赖扎萨古尔、巴达礼扎萨固尔、(注:巴达礼扎萨固尔即前引《清世祖实录》中的巴达礼( badari) ,都是《旧满洲档》badari jasagūl的异译,扎萨固尔( jasagūl) 是其原察哈尔官号。)博尔达扎萨古尔、巴颜图寨桑、土巴台吉、多尔济冰图、土轮齐达户、占泰寨桑、翁讷和寨桑、苏朗塔布囊、博洛尔泰喀萨克等,率其部民一千户归降。(注:《清太宗实录》卷23,天聪九年五月丙子,第304页。) 

《清太宗实录》这段文字源自《旧满洲档》之文,除遗漏“巴特玛车臣”一名外,其余内容完全相同。其中的琐诺木卫寨桑即固山额真琐诺木卫寨桑( sonom ūi jaisang)、塞冷叶尔登即梅勒章京色冷伊尔登( sereng yeldeng) 、巴达礼扎萨固尔即梅勒章京巴达礼( badari) 。他们三人的世职敕书内容分别如下: 

1.固山额真琐诺木卫寨桑世职敕书原文 

{K24P608.JPG}(注:《顺治帝封察哈尔索诺木寨桑为拖沙喇哈番之敕命》,《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第3辑,顺治九年档册,第385页。) 

译为汉文: 

察哈尔固伦额驸和硕亲王阿布鼐()的固山额真(注:敕书副本正文前多用小字标注受职人所属旗分和职务,第一句的()字是译者据其文义所加,以下同。本文翻译人名,凡见于汉文《清实录》者,即采用《清实录》译名,各朝《实录》译名不同者,加注说明。) 

琐诺木卫寨桑,尔原为空衔固山额真。围锦州第三役击洪军门三营兵时,(注:指明清松锦之战,明代称总督为军门,洪军门即洪承畴。清军围困锦州后,崇德六年(1641)八月洪承畴率兵支援锦州,明清双方在松山展开决战,以明军失败告终。)与正蓝旗共同击败从其西面来围攻之敌骑兵和步兵。攻北京、征山东省第二役,(注:指崇德三年八月到四年三月间由多尔衮和岳托分率两路清军掠北京、攻山东之役。)击侯总兵官之兵时,率本旗兵败敌。追击腾机思之役,击喀尔喀硕雷汗之兵时,率本旗兵击败所击敌兵。击喀尔喀土谢图汗兵时,率本旗兵击败所击敌兵,(注:追腾机思之役,是指清顺治三年苏尼特部腾机思叛清逃往漠北喀尔喀,清廷以多铎为大将军率军追剿,在漠北土拉河畔击败腾机思,又败来援腾机思的喀尔喀硕雷汗(即车臣汗硕雷)和土谢图汗之兵。)故授尔拖沙喇哈番之职,(注:拖沙喇哈番( Tuwa{K24P602.JPG}ara hafan) ,满文世职名,清顺治四年所定世职第八等,即半个前程,乾隆元年定汉名为云骑尉。)再袭一次。十一月二十三日 

2.梅勒章京色冷伊尔登世职敕书原文 

{K24P609.JPG}(注:《顺治帝封察哈尔色棱伊尔登为拖沙喇哈番之敕命》,《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第3辑,顺治九年档册,第383页。) 

译为汉文: 

察哈尔固伦额驸和硕亲王()的梅勒章京 

色冷伊尔登,尔原为空衔梅勒章京。围锦州第三役击洪军门三营兵,与西面围攻正蓝旗之敌作战时,率本旗兵击败所击敌兵。攻北京、征山东省的第二役,击张总兵官骑兵时,率本旗兵败所击敌兵。在安肃县击张总兵官骑兵时,(注:an su kiyan,即安肃县,今河北省徐水县。)尔率本旗之兵与科尔昆一同败敌。(注:kerken,即科尔昆,满洲正蓝旗人,见《清史稿》卷241《科尔昆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9547页。)攻击泉边之敌时,与谭泰一同败敌。(注:谭泰,满洲正黄旗人,见《清史稿》卷246《谭泰传》,第9639页。)击北京城北敌骑兵时,率本旗兵败所击敌兵。击环驻密云县城西之敌人时,(注:meu yün kiyan,即密云县,今属北京市。此役清军由密云北墙子岭越长城进入内地,与阵于密云县城西的明军交战。)率本旗兵击败所击敌兵。越边墙,与前来阻截的吴总兵官之兵交战时,率本旗兵败所击敌兵。灭明朝之役,入九门口击二十万流贼之日,(注:isün qaγalγ-a,即九门口,在山海关城西北三十余华里,是一个重要的城关,关内关外的分界。“灭明之役,入九门口击流贼之日”,是指清军入山海关,与吴三桂同击李自成农民军的“山海关大战”,农民军失败,多尔衮率清军乘胜攻入北京,替代明朝统治中原。liüsei,即汉语“流贼”的音译,指李自成农民军。)率本旗兵步战败敌,故授尔拖沙喇哈番之职,再袭一次。十一月二十三日 

3.梅勒章京巴达礼世职敕书原文 

{K24P610.JPG}{K24P611.JPG}(注:《顺治帝封察哈尔巴达礼为拖沙喇哈番之敕命》,《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第3辑,顺治九年档册,第423424页。) 

译为汉文: 

察哈尔固伦额驸和硕亲王()的梅勒章京 

巴达礼,尔原为空衔旗梅勒章京。攻北京、征山东省第二役,在北京北击张总兵官步兵时,尔与色冷伊尔登同击之。在北京城北击敌骑兵时,仍与色冷伊尔登一起击之。击侯总兵官之兵时,与固山额真琐诺木卫寨桑一道败敌。击吴总兵官二营兵时,率本旗兵败所击敌兵。灭明朝之役,入九门口击流贼二十万兵之日,与色冷伊尔登一同败敌。追腾机思之役,击喀尔喀硕雷汗兵时,与本旗固山额真琐诺木卫寨桑一道击之。击喀尔喀土谢图汗兵时,亦同固山额真琐诺木卫寨桑一道败敌,故授尔拖沙喇哈番之职,再袭一次。十一月二十三日 

除以上三人外,《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还收录有顺治九年三月先于他们受封世爵的察哈尔扎萨克旗巴特玛、纳穆僧额、(注:《清世祖实录》卷63,顺治九年三月辛巳,第493页。“授察哈尔国得德为拖沙喇哈番,子绰本袭职。巴特玛、纳穆僧额、祁他特为拖沙喇哈番。”)色讷格和绰本珠等四人的世职敕书副本,其内容如下: 

1.巴特玛世职敕书原文 

{K24P612.JPG} (注:《顺治帝封察哈尔巴德玛为拖沙喇哈番之敕命》,《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第3辑,顺治九年档册,第377页;本文依《清世祖实录》译为巴特玛。) 

译为汉文: 

察哈尔国和硕亲王() 

顺治九年。 

巴特玛,尔原为空衔梅勒章京。围锦州第三役打洪军门三营兵,败其骑兵,又败其步兵。攻北京、征山东省第二役,于指定之地攻赵县城,(注:Jou siyan qota,即赵县城,明代属赵州,今河北省赵县。)克其城。追腾机思之役,击喀尔喀土谢图汗兵,率本旗兵击败所击敌兵。击硕雷汗兵,又率本旗兵击败所击敌兵。故授尔拖沙喇哈番之职,再袭一次。(注:拖沙喇哈番,满文Tuwa{K24P602.JPG}ara hafan,清顺治四年所定世职第八等,即半个前程,乾隆元年定汉名为云骑尉。)三月初十日 

2.纳穆僧额世职敕书原文 

{K24P613.JPG}(注:《顺治帝封察哈尔纳木僧额为拖沙喇哈番之敕命》,《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第3辑,顺治九年档册,第379页。) 

译为汉文: 

察哈尔固伦额驸和硕亲王() 

纳穆僧额,尔原为空衔牛录章京,攻北京、征山东省第二役,架梯攻赵县城,尔所管之梯先登,克城,故授尔拖沙喇哈番职,再袭一次。三月初十日 

3.色讷格世职敕书原文 

{K24P614.JPG}(注:《顺治帝封察哈尔色纳格为拖沙喇哈番之敕命》,《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第3辑,顺治九年档册,第378页。) 

译为汉文: 

固伦额驸和硕亲王的察哈尔() 

色讷格,尔原为白身人,攻北京、征山东省第二役,架梯攻赵县城,尔先登,克赵县城,赐巴图尔号,故授尔拜他喇布勒哈番职。(注:拜他喇布勒哈番,满文Baitalabure hafan,清顺治四年所定世职第七等,即牛录章京,乾隆元年定汉名为骑都尉,四品世职。)再袭二次。三月初十日 

4.绰本珠世职敕书原文 

{K24P615.JPG}(注:《顺治帝封察哈尔绰本珠为拖沙喇哈番之敕命》,《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第3辑,顺治九年档册,第378页。) 

译为汉文: 

察哈尔固伦额附和硕亲王() 

绰本珠,尔原系白身人。攻北京、征山东省第二役,架梯攻打赵县城,尔随色讷格登城为亚,克此城,故授尔拖沙喇哈番职,再袭一次。三月初十日 

以上七份察哈尔旗官员的世职敕书,进一步证明察哈尔旗是一个独立的外藩扎萨克旗。该旗在清初参加了松锦之役、出征北京及山东之役、山海关之役和顺治初年追击苏尼特部腾机思之役,与八旗兵一道冲锋陷阵,为清朝定鼎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固山额真琐诺木卫寨桑及巴特玛等人的事迹还见于《清太宗实录》记载。(注:《清太宗实录》卷57,崇德六年八月壬戌,第771页,甲子,第774页;卷62,崇德七年九月甲戌,第855页。)但是,他们所获世职的级别都很低,比率先带部属来归的八旗察哈尔官员要低得多。顺治年间,色冷伊尔登和琐诺木卫寨桑二人先后去世。顺治十年,梅勒章京色冷伊尔登子多尔济袭职。(注:《清世祖实录》卷73,顺治十年三月辛卯,第579页记:“以故……察哈尔部落拖沙喇哈番塞棱伊尔登子多尔济……各袭职。”同书又译为色冷伊尔登。蒙古文《清实录》记:{K24P603.JPG}aqar-un tuwa{K24P602.JPG}ara qafan Sereng ildeng-ün k{K24P604.JPG}begün dorji: ……: {K24P603.JPG}üm qafan jalγamjilaγulba: 见蒙古文《清世祖实录》(),卷73,顺治十年三月辛卯,第10页。可知“塞棱伊尔登”是Sereng ildeng的异译。为省篇幅,引文省略了与塞棱伊尔登同时受封者的名字,以下同。)顺治十四年,固山额真“梭那穆魏斋僧”(即琐诺木卫寨桑)子噶尔马塞棱袭爵。(注:《清世祖实录》卷112,顺治十四年十月戊戌,第881页记:“以故……察哈尔亲王阿布鼐属下拖沙喇哈番梭那穆魏斋僧子噶尔马塞棱……各袭爵。”蒙古文记:{K24P603.JPG}aqar-un abunai {K24P603.JPG}in wang-un dooraki tuwa{K24P602.JPG}ara qafan Sonom weijaisang-un k{K24P604.JPG}begün γarm-a sereng-dür: {K24P603.JPG}üm qafan jalγamjilaγulba: 见蒙古文《清世祖实录》(),卷112,顺治十四年十月戊戌,第141页。可知“梭那穆魏斋僧”是Sonom weijaisang(琐诺木卫寨桑)的异译。)

 

 

察哈尔扎萨克旗崇德元年设立,康熙十四年被削,四十年间共有三任扎萨克。首任扎萨克固伦额驸和硕亲王额哲,崇德元年正月,娶清太宗第二女马喀塔格格( makata gege) ,四月,受封和硕亲王,马喀塔格格亦受封固伦公主。(注:《清太宗实录》卷25,天聪九年九月丁己,第323页;卷27,天聪十年正月壬戌,第345页。马喀塔,科尔沁人孝端文皇后所生,初封固伦公主,顺治十年进固伦长公主,十六年封永宁长公主。复改温庄长公主。见《清史稿》卷166《公主表?太宗第二女》。)崇德六年正月,额哲病逝,时年20(虚岁,以下同),无嗣。弟阿布鼐年幼,由固伦公主摄政(16411648),其名屡见于史乘。崇德八年清太宗去世,外藩蒙古各扎萨克王公献赙名单中有“察哈尔国固伦公主”。(注:《清世祖实录》卷1,崇德八年八月乙酉,第31页。)顺治元年五月,清世祖宣谕山海关之捷时也提到“固伦公主兵”与科尔沁、土默特二旗兵参加了此役。(注:《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中册,顺治元年五月初一日,第13页。) 

第二任扎萨克和硕亲王阿布鼐,额哲异母弟。(注:阿布鼐母为林丹汗妻囊囊太后,于天聪八年林丹汗去逝之月生阿布鼐,见乌兰:《〈蒙古源流〉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473页及注51。)顺治二年固伦公主再嫁阿布鼐。(注:《清世祖实录》卷21,顺治二年十月乙巳,第185页。)顺治五年,固伦额驸阿布鼐袭爵。(注:《清世祖实录》卷36,顺治五年二月丙寅,第293页。)顺治十六年,被革职监禁,时年25岁。 

第三任扎萨克和硕亲王布尔尼,阿布鼐与固伦公主所生,顺治十六年,袭和硕亲王爵。康熙十四年,叛乱被杀,时年25岁,旗削。(注:布尔尼的年龄,据《金轮千辐》记载,康熙十四年为25岁,见答里麻著,乔吉校注:《金轮千辐》(蒙古文),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03页及注3。) 

察哈尔扎萨克旗与清朝皇室有密切的婚姻关系。林丹汗死后,其诸妻率部众投降后金,分别被后金皇帝和贝勒收纳。其中额哲生母苏泰太后是海西女真叶赫部金台什孙女,天聪十年二月,被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所娶。(注:《清太宗实录》卷28,天聪十年二月丁酉,第354页。)阿布鼐母囊囊太后(即娘娘太后)是阿巴垓部(即阿巴噶部)郡王额齐格诺颜多尔济之女,被清太宗收纳,崇德元年封西宫麟趾宫贵妃,后来与清太宗生有一子一女,(注:西宫麟趾贵妃,天聪九年被清太宗收娶,生子名博穆博果尔,封襄亲王,顺治十三年薨,参见《清史稿》卷214《后妃传?懿靖大贵妃》,卷163《皇子世表三?太宗第十一子》。)清太宗实为阿布鼐继父。察哈尔来归时额哲和阿布鼐都年幼,阿布鼐还在襁褓之中,史称清太宗收养了额哲兄弟。(注:乌兰:《〈蒙古源流〉研究》,第473页。) 

察哈尔旗三任扎萨克均为清朝额驸。崇德元年,清太宗以孝端文皇后所生第二女马喀塔公主嫁额哲。公主与额哲生有一女。额哲病逝后,公主再嫁阿布鼐,生布尔尼和罗不藏二子,后来布尔尼袭父和硕亲王爵,罗不藏封一等台吉。(注:答里麻著,乔吉校注:《金轮千辐》,第203页。)公主与额哲所生女于顺治后期嫁清太宗孙显亲王富绶(肃亲王豪格子),为嫡福晋。康熙四年左右,阿布鼐亲王女嫁康熙帝堂兄庄亲王博果铎(太宗第五子硕塞子),为嫡福晋。康熙四年四月,安和亲王岳乐女郡主嫁布尔尼,此女原为端重亲王博洛(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子)第九女,由其弟安和亲王抚养于安王府。(注:杜家骥:《清朝满蒙联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3页。)另外,孝端文皇后为科尔沁左翼中旗祖莽古思女,所生女马喀塔嫁额哲,与察哈尔旗有了姻亲关系,科尔沁右翼中旗土谢图亲王巴达礼嫁女与罗不藏,此女即第四任土谢图亲王沙津之妹,(注:《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17,《多罗贝勒沙津列传》,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54册,第351352页。)故科尔沁右翼中旗亦与察哈尔旗有姻亲关系。 

察哈尔旗初建时有属民一千余户,康熙十四年平定布尔尼之乱后审核丁口,有十二个佐领,人口一万三千多。(注:《清圣祖实录》卷55,康熙十四年五月庚辰,第713页。)按清制当时150丁为一佐领,十二佐领约有1800余兵丁。察哈尔旗封地一直在义州边外的孙岛习尔哈地方,(注:《清太宗实录》卷26,天聪九年十一月丁未,第333页。)崇德五年清太宗夫妇曾亲至孙岛习尔哈(石尔噶)看望公主和额哲。(注:《清太宗实录》卷50,崇德五年闰正月戊戌,第670页,壬寅,第671页。)从崇德三年赐公主瓷器一千七百件来看,(注:《清太宗实录》卷44,崇德三年十二月丁巳,第589页。)公主在义州或封地内某处建有府邸。崇德年间义州是清朝屯田围困明朝锦州城的前线。清军入关后,义州归入察哈尔封地。(注:《滦阳录》记:“义州城在大凌河南岸……明置义州卫,清初以其地赐察哈尔,康熙中察哈尔叛,讨平之,设城守尉。雍正十二年升州。”(《滦阳录》卷1,《辽海丛书》第1册,沈阳:辽沈书社,1985年,第316))顺治二年,清世祖又把宣府柴沟堡赐给了公主,增设了一处府邸。(注:《清世祖实录》卷16,顺治二年五月己亥,第146页记:“宣府巡抚冯圣兆疏言,柴沟堡已赐察哈尔国公主,其府第择用廪生阎允第等居宅,但无他宅偿允第等,议令入监。得旨,应偿房屋,当听户部拨给,若令入监,殊非政体。”柴沟堡,在今河北省怀安县。)康熙二年,公主薨,葬于察哈尔旗封地义州北二十里的妙儿沟。(注:杜家骥:《清朝满蒙联姻研究》,第202页。)后来公主所生布尔尼和罗不藏二子叛乱被杀,亦葬于公主墓旁。(注:《清圣祖实录》卷55,康熙十四年五月己巳,第710页。)

 

 

顺治十六年五月,察哈尔旗内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和硕亲王阿布鼐及其旗下官员审理失当,受到清廷严厉处罚,这一事件及其以后接连发生的事情,直接导致了察哈尔旗的覆灭。《清世祖实录》记载: 

理藩院议,察哈尔国固伦额驸亲王阿布鼐,因部人阿济萨持刀行刺,不遵例知会掌扎萨克别旗王、贝勒等,擅自处斩,应削亲王爵,罚马一千匹。审阿济萨案之固山额真阿克喇瑚、噶尔玛色棱擅将阿济萨父母及伊弟伊妻不启请本王,竟行处斩,俱应弃市,籍没家产。其噶尔玛色棱所袭拖沙喇哈番,令其别支子弟承袭。同审之萨马克坦、绰瑚、席达、晋荩、博尔波、他珥、塞冷等俱应籍没家产。议上,得旨,阿布鼐从宽免削亲王爵,罚马一千匹,阿克喇瑚、噶尔玛色棱从宽免死,并萨马克坦、绰瑚、席达、晋荩、博尔波、他珥、塞冷等俱籍没,余依议。(注:《清世祖实录》卷126,顺治十六年五月辛巳,第978页。) 

按噶尔玛色棱即原固山额真琐诺木卫寨桑之子噶尔马塞棱。(注:γarm-a sereng,《清世祖实录》中译为噶尔马塞棱或噶尔玛色棱,《清圣祖实录》中译为噶尔马色冷,都是同名异译。)清初规定,外藩蒙古各旗不得独自审断案件,必须由两旗或数旗合一处审理。如康熙六年重修《蒙古律书》记载:“凡所属案件,察哈尔之固伦额驸阿布鼐亲王、珠勒扎干郡王二扎萨克会审”。(注:见《内阁蒙古堂档簿》,目录号:321/2150/48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第77页。)珠勒扎干是阿鲁科尔沁旗第二任扎萨克。(注:珠勒扎干郡王顺治五年袭职,康熙十七年卒,见《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30《追封多罗贝勒扎萨克固山贝子穆彰列传》,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54册,第426页。)这是康熙六年的具体规定,但是,这项由若干扎萨克()合审案件的制度应为崇德八年《蒙古律书》就有的规定。因为阿布鼐没有“遵例”与邻近扎萨克合审,擅自审断和处决案犯,故被判罚马一千匹。固山额真噶尔玛色棱等因擅杀犯人亲属,受到了削爵和籍没的处罚。清世祖如此严厉处罚阿布鼐还有一个背景,此前清廷刚刚处罚不奉诏进京的外藩科尔沁二王,四月,停达尔汉巴图鲁郡王满朱习礼晋亲王爵,五月,罚卓里克图亲王吴克善马千匹。(注:《清世祖实录》卷125,顺治十六年四月壬辰,第969页,五月壬申,第977页。)四月,又因蒙古人额尔克戴青(恩格德尔额驸子)的家仆殴打皇帝侍卫,革其少保兼太子太保、议政、领侍卫内大臣及世职。(注:《清世祖实录》卷125,顺治十六年四月庚子,第970页,丙午,第971页。)清世祖对科尔沁亲王及蒙古近臣的怠慢和骄横怒气未消,恰逢阿布鼐擅杀之事,故严惩不贷,以示儆戒。阿布鼐亲王作为察哈尔汗裔自命不凡,难以接受如此判罚,因此怀恨,负气不再朝贺。康熙皇帝即位以后,阿布鼐仍不来朝,清廷对其藐视朝廷的行径一再隐忍。 

康熙四年左右,清朝皇族与察哈尔旗之间有两桩婚姻,即阿布鼐女嫁清圣祖玄烨堂兄庄亲王博果铎,端重亲王博洛女嫁阿布鼐子布尔尼。康熙五年,喀尔喀台吉滚布什希等率领四部落,共五百九十人来归,清廷命隶于和硕亲王阿布奈(即阿布鼐)旗下,(注:《清圣祖实录》卷18,康熙五年三月丙午,第265页。阿布奈,即Abunai,《清世祖实录》阿布鼐的异译。清初蒙古文档案中写作Abunai,蒙古文史籍中写作Abanai.)增益其属民,同时可能有安插异己,以便监视之意。 

康熙八年二月,清圣祖命理藩院查处阿布鼐亲王。《清圣祖实录》记: 

礼部请封外藩蒙古诸王妃。得旨,察哈尔阿布奈亲王之妻著停封,余如议。阿布奈系出征所获之人,乃尚以固伦大长公主,命为亲王,恩遇优渥,较之在内诸王及外蒙古诸王,止有太过,并无不及。乃在外诸王、贝勒等,每年俱来问安,年节来朝。阿布奈竟忘恩养,八年以来不一朝请,且每年遣人存问公主所生之子,颁给恩赐,阿布奈犹不亲身一问太皇太后及朕躬安。公主所生幼子,阿布奈理应抚养,乃交与已分家之长子,更属何心。此等情节著理藩院严查议奏。(注:《清圣祖实录》卷28,康熙八年二月辛卯,第389页。) 

按阿布奈妻,应指其蒙古妻子,公主所生幼子指罗不藏。五月戊申(16),清圣祖设计逮捕了跋扈的辅政大臣鳌拜,并治其罪,随即惩办藐视朝廷的外藩阿布鼐,这是康熙亲政、树立威信的重要举措,阿布鼐再次受到严惩。 

五月己未(27)“理藩院遵谕议覆:阿布奈无藩臣礼,大不敬,应论死。革去王爵,不准承袭。得旨,阿布奈理应依议处死,但向经恩遇,姑从宽免死,著革去亲王,严禁盛京。”(注:《清圣祖实录》卷29,康熙八年五月己未,第397页。)九月,清廷囚禁阿布鼐之后,命其子布尔尼袭爵。(注:《清圣祖实录》卷31,康熙八年九月己未,第421页。)布尔尼袭爵后正常朝贺。(注:参见《清圣祖实录》卷37,康熙十年十二月丁未,第502页;卷38,康熙十一年正月辛酉,第504页;卷44,康熙十二年十二月甲子、乙丑,第589页;卷45,康熙十三年正月己卯,第593页。)但是,布尔尼亲王及其属下官员表面顺从,内怀怨恨。 

康熙十四年四月,年轻气盛的布尔尼亲王乘吴三桂叛乱之际,欲从盛京(今辽宁沈阳)劫其父阿布鼐叛清,被从嫁公主长史辛柱告发。(注:《清圣祖实录》卷53,康熙十四年三月丁亥,第694页。)清廷派遣抚远大将军多罗信郡王鄂札、副将军图海率大军前往镇压。达禄一役,清军击败察哈尔兵,都统晋津率其族降于阵前,余部溃逃。清军至瓦子府东三十里处迎公主归,布尔尼下五个佐领率兵三百余名投降。布尔尼及其弟罗不藏兵败逃走,途遇科尔沁亲王沙津前来会剿,劝降不从,沙津率兵追杀罗不藏和布尔尼。(注:《清圣祖实录》卷54,康熙十四年四月丁巳,第705页;卷55,康熙十四年五月辛酉,第707页。)布尔尼叛乱前曾遣人联络邻近的土默特、奈曼、喀喇沁等外藩蒙古部落同叛,但是,只有奈曼达尔罕郡王札木山和附属察哈尔的喀尔喀辅国公垂札布响应。(注:《清圣祖实录》卷54,康熙十四年四月辛丑,第701页;丁巳,第705页。)其他各旗或奏报其反谋,或出兵协剿,布尔尼势单力孤,很快被清军击败。(注:对察哈尔旗在顺治康熙年间的变故,朝鲜《李朝实录》有一些记载,但多为使臣道听途说之言。)

 

 

平叛之后,清廷严惩布尔尼的亲信及属下官员。抚远大将军多罗信郡王鄂札等疏言:“教布尔尼造乱者阿杂里喇嘛、僧额浑津、噶尔马色冷、布达里、破翁、巴达里、巴呢、陈特、塔尔、噶尔昭、噶尔马、薄托和也。布达里、破翁、巴达里、巴呢、塔尔此五人与布尔尼兄弟死。陈特为乱兵所杀。噶尔昭、噶尔马、薄托和等,或死或逃,尚无的耗,其子女皆在卓里克图亲王处。阿杂里喇嘛、僧额浑津、噶尔马色冷亦为卓礼克图亲王解送军前,候旨处分。得旨,阿杂里喇嘛等悉于军前正法,其叛人妻孥赏给有功官兵。”(注:《清圣祖实录》卷55,康熙十四年五月乙丑,第709页。)布尔尼亲信和旗下主要官员,包括前任固山额真噶尔马色冷和梅勒章京巴达里(即巴达礼)等或战死或被俘处死。 

清廷对阿布奈(阿布鼐)父子亦严厉处置,处绞了禁闭盛京的阿布鼐,其妻没入官,阿布鼐幼子及布尔尼和罗不藏之子,“并于军前正法”。布尔尼妻郡主,归其父安亲王,罗不藏妻因其兄额驸沙津平叛有功,交与沙津,其女悉没入官。(注:《清圣祖实录》卷55,康熙十四年五月癸亥,第708页;又见()勒德洪撰,江宁点校:《平定察哈尔方略》卷下,五月癸亥,载《清史研究通讯》1986年第3期,第4653页。)察哈尔汗裔嗣遂绝,旗亦被削。 

对其属民,清圣祖谕议政大臣等:“昔察哈尔遭乱覆亡,太宗文皇帝收集豢养,编为整旗,历有年所。(注:《平定察哈尔方略》卷下记:“编为一旗”,五月甲子,第50页。)今布尔尼背恩作乱,实僧额浑津、噶尔马色冷辈匪类教之。其余官民毫无干涉,此皆太宗文皇帝抚育之人,朕甚悯焉。凡投归军前,或投入邻旗及溃散者,其令大将军鄂札、副将军图海等速行收集,作何赡养,另疏请旨。”(注:《清圣祖实录》卷55,康熙十四年五月甲子,第708页。)议政王大臣等奏:“归附及掳来之察哈尔人等应解京,隶八旗满州、蒙古佐领下披甲,其老弱人丁赏给被伤官兵。从之”。(注:《清圣祖实录》卷55,康熙十四年五月丁丑,第712页。)又命从嫁公主之人均披甲,由长史辛柱率领镇守义州。(注:《清圣祖实录》卷55,康熙十四年五月甲子,第708页。) 

《平定察哈尔方略》记:大将军鄂札率内府佐领兵及前锋护军,携降人先归。副将军图海率骁骑与盛京兵酌驻锦、义二州,待续调逃入外藩各旗之察哈尔人口,“其喀尔喀之投入近地者,亦令收养携归”。大将军信郡王鄂札等奏:“‘察哈尔丁壮家口,应作何安插?’上命以投诚人数造册咨部,户部计其丁口,均隶八旗满洲、蒙古佐领,令其充伍”。(注:《平定察哈尔方略》卷下,五月甲戌,第51页。)稍后,副将军图海疏言: 

臣按察哈尔十二佐领人丁家口,其来投军前者丁凡一千一百六十六,口凡六千八百八十七,奉调出征人妻子家口凡二千八百三十八,俱随大兵相继入京。其投入外藩蒙古各旗者,丁凡五百十四,口凡三千六百三十八。布尔尼所属喇嘛、班第丁凡一百十六,家人男女凡三百八十三。先经奉旨察取,但外藩各旗自去岁荒欠以迄今夏,人马皆饥,往来迎送实为艰难,请俟蒙古马肥再为移取,人数无多,取之自易。得旨,著暂停察取,仍令各旗王、贝勒等加意赡养。(注:《清圣祖实录》卷55,康熙十四年五月庚辰,第713页。) 

清圣祖同意了副将军图海稍缓收集逃散人口的建议,命其速返京师。(注:《平定察哈尔方略》卷下,闰五月己亥,第52页。)九月,清廷特遣理藩院侍郎博罗特等前往,将来降的察哈尔旗逃散人口暂时安插于义州、锦州等处,(注:《清圣祖实录》卷57,康熙十四年九月戊申,第742页。)以待天暖调取。原隶属察哈尔旗的喀尔喀人,辅国公垂札布因附布尔尼反,被革爵,所属人口分给其余八台吉。台吉托尹等率四佐领兵先奔科尔沁,未参与叛乱,故将托尹等四佐领改隶土默特右翼旗。(注:《清圣祖实录》卷55,康熙十四年闰五月乙巳,第718页。原文为“上命并托尹等佐领于土默特滚济斯扎布”,滚济斯扎布即土默特右翼旗第二任扎萨克贝子滚济斯扎布,见《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25,《扎萨克固山贝子固穆列传》,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54册,第397页。)显然,布尔尼属下的察哈尔人被押解京师,分散编入八旗满洲和蒙古佐领之内服兵役,彻底取消了原来的旗、佐组织。

 

 

(资料来源:《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

文章点击数:       【 】    【更换背景色
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