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
当前位置 : 首页  >> 清史研究 > 专题研究 > 边疆民族

清代的四大活佛

赵云田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其中宗喀巴创立的格鲁派亦称黄教,在蒙藏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有清一代,满族贵族为了加强和巩固对蒙藏地区的统治,采取利用黄教的政策,尊崇其领袖人物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哲布尊丹巴、章嘉四大活佛,使他们分掌西藏、蒙古等地区黄教事务。这是清代政治、宗教生活中的重要特征。

一、达赖喇嘛 

清代的达赖喇嘛,从五世到十三世,共有九位,即五世罗桑嘉措(1617-1682),六世仓央嘉措(1683-1706),七世格桑嘉措(1708-1757),八世强白嘉措(1758-1804),九世隆朵嘉措(1805-1815),十世楚臣嘉措(1816-1837),十一世克珠嘉措(1838-1855),十二世成烈嘉措(1856-1875),十三世土登嘉措(1876-1930)。

清政权还在关外时,因外藩蒙古惟喇嘛之言是听,皇太极为了解决漠北蒙古归附问题,便派使者到西藏,往召五世达赖喇嘛。清朝定都北京后,顺治帝为了稳定蒙古地区的形势,又多次派人往召五世达赖喇嘛。顺治九年十二月十六日(1653.1.15),五世达赖喇嘛到达北京,顺治帝在南苑亲自迎接。顺治十年四月,五世达赖喇嘛离京返藏,途经代噶(今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时,清政府派礼部和理藩院官员前往赍送金册金印,册印上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刻写着清政府对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此后,历辈达赖喇嘛转世,都要经过清政府册封,并延续上述封号。

康熙年间,一度出现了“真假达赖喇嘛”之争,产生了三位六世达赖喇嘛,这和当时西藏动荡的局势有关。原来,康熙二十一年(1682)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他生前委任的第巴桑结嘉措秘不发丧,并私立仓央嘉措为六世达赖喇嘛。统治西藏的和硕特蒙古贵族首领拉藏汗不予承认。康熙帝后来也称仓央嘉措为“假达赖喇嘛”。康熙四十五年(1706),仓央嘉措在解京途中,病死于青海。拉藏汗袭杀第巴桑结嘉措后,在康熙四十六年立意希嘉措为六世达赖喇嘛,得到了康熙帝的认可,却遭到黄教上层僧侣和青海蒙古首领的反对。康熙四十九年,他们以格桑嘉措为仓央嘉措的转世灵童。此后,康熙帝册封噶桑嘉措为“弘法觉众”第六世达赖喇嘛,而意希嘉措则被送往内地。噶桑嘉措圆寂后,乾隆四十六年(1781),乾隆帝封他的后世强白嘉措为第八世达赖喇嘛。这就意味着,清政府承认了仓央嘉措为第六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是第七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曾经受到清政府的册封和贬黜。光绪五年三月二十一日(1879.4.12),清政府准许十三世达赖喇嘛用前辈金印,延续“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封号。光绪三十年七月十一日(1904.8.21)暂行革去名号,后又恢复。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初十日(1908.11.3),清政府加封十三世达赖喇嘛为“诚顺赞化西天大善自在佛”。宣统二年正月十六日(1910.2.25)诏夺名号,黜为齐民。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受封和遭贬,反映了帝国主义势力侵入西藏后,西藏地方和清朝中央政府的复杂关系,以及清政府对西藏的政策。

二、班禅额尔德尼 

清代的班禅额尔德尼,从四世到九世,共有六位:四世罗桑确吉坚赞(1570-1662),五世罗桑益西(1663-1737),六世班丹益西(1738-1780),七世罗桑丹贝尼玛(1782-1853),八世丹白旺秋(1855-1882),九世罗桑确吉尼玛(1883-1937)。

五世达赖喇嘛及其所立的第巴桑结嘉措,反对清政府平定吴三桂等叛乱活动,这使康熙帝认识到,必须对黄教采取“众建以分其势”的政策,以限制达赖喇嘛的权势。于是,康熙三十四年(1695),康熙帝遣使册立五世班禅为班禅胡图克图。康熙五十二年正月三十日(1713.2.24),又如达赖喇嘛例,颁满、汉、藏三体文字金册金印,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注明札什伦布寺等地方,属班禅额尔德尼管辖。从此,历辈班禅转世,都要经过清政府册封,并且延袭“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六世班禅生活在乾隆时代。他维护清朝统一,曾对到西藏的英国人说:西藏属中国领土,一切要听从中国大皇帝的命令办事。乾隆三十年(1765),清政府赐六世班禅金册金印。四十五年,又另赐满、蒙、汉、藏四体字玉册玉印。乾隆四十五年是乾隆帝的七十寿辰,为了巩固对蒙藏地区的统治,乾隆帝邀请六世班禅在这一年前来内地,并在承德兴建了“须弥福寿之庙”作为他的居住之所。六世班禅很快就做好了准备。乾隆四十五年七月二十一日(1780.8.20),六世班禅抵达承德。在避暑山庄,乾隆帝用藏语和六世班禅交谈;还亲自去须弥福寿之庙看望六世班禅。八月二十四日,六世班禅一行离开承德,九月初二日到达北京,住在五世达赖喇嘛住过的黄寺。乾隆帝回到北京后,又亲自去黄寺看望班禅。不料,因患天花,六世班禅在十一月初二日(11.27)下午在黄寺圆寂,灵塔于乾隆四十六年八月二十一日(1781.10.8)供奉在西藏札什伦布寺。

三、哲布尊丹巴 

清代的哲布尊丹巴,从一世到八世,共有八位,即一世罗布藏旺布札勒三(1635-1723),二世罗布藏丹必栋密(1724-1757),三世伊什丹巴尼玛(1758-1773),四世罗布藏图巴坦旺舒克(1775-1813),五世罗布藏楚勒都本齐克墨特(1815-1842),六世罗布藏巴勒垫丹拜佳木粲(1842-1848),七世阿旺吹济旺渠车拉嘉木磋德(1850-1868),八世阿旺罗布藏吹叽呢玛丹增旺楚克(1870-1924)。

康熙二十七年(1688)春,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率众进犯漠北蒙古。七月,一世哲布尊丹巴遣使向康熙帝告急,仰祈速赐救援。九月,战败的漠北蒙古各部在一世哲布尊丹巴率领下,纷纷南迁,投靠清政府。康熙三十年,通过多伦会盟,清政府巩固了对漠北蒙古的统治。康熙三十二年,清政府封一世哲布尊丹巴为“大喇嘛”。这以后,清政府在加强对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的统治中,一世哲布尊丹巴都起了重要作用。康熙五十七年(1718),清政府正式册封一世哲布尊丹巴为漠北蒙古地区黄教教主。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病死,一世哲布尊丹巴以90岁高龄,从库伦前来北京吊丧。雍正元年正月十四日(1723.2.18),一世哲布尊丹巴因病在北京圆寂。两天后,清政府以金册印封一世哲布尊丹巴为“启法哲布尊丹巴喇嘛”。此后,历辈哲布尊丹巴转世,都要经过清政府册封,并延袭了这一封号。

四、章嘉活佛 

清代的章嘉活佛,从二世到七世,共有六位,即二世阿旺洛桑却丹(1642-1715),三世若必多吉(1716-1786),四世业希丹毕坚赞(1787-1846),五世业希丹毕呢玛(1849-1875),六世业希丹毕嘉索(1878-1888),七世历迎叶锡道尔济(1891-1958)。 

   康熙三十二年,康熙帝授二世章嘉札萨克达喇嘛之职,掌管京师地区黄教事务。康熙三十六年,二世章嘉奉命出使西藏,主持六世达赖喇嘛坐床事宜,稳定了西藏和蒙古地区的形势。康熙四十四年(1705),清政府赏二世章嘉胡图克图名号,并以金印敕书封为“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驻多伦诺尔,掌管漠南蒙古地区黄教事务。此后,历辈章嘉转世,都要经过清政府册封,并延袭上述封号。

雍正十二年至十三年间,三世章嘉曾奉命前往泰宁,迎送七世达赖喇嘛返藏。这对清朝加强对西藏和蒙古地区的统治有重要意义。乾隆二十一年(1756),清政府在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过程中,漠北蒙古发生了青衮杂卜撤驿之变,二世哲布尊丹巴亦有所动摇。在关键时刻,三世章嘉致信二世哲布尊丹巴,对撤驿之变的迅速平息起了重要作用。

案:“达赖喇嘛”,“达赖”是蒙古语“大海”之意,“喇嘛”是藏语“上师”之意。“班禅额尔德尼”,“班”是梵语,“禅”是藏语,二字合起来是“上师”之意,“额尔德尼”是满语“珍宝”之意。“胡图克图”,蒙古语音译,意为“圣人”、“有福者”,汉语称“活佛”。

资料来源:由作者提供,中华文史网首发,转载请注明

文章点击数:       【 】    【更换背景色
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