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
当前位置 : 首页  >> 清史研究 > 专题研究 > 军事

甲午感王寨之战述评

关捷 杨惠萍

 

甲午战争时期的感王寨之战,是日军与清军在海城南发生的一次激战,最后虽以日军胜利、清军失败而告终,但却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本文拟就感王寨之战的经过及其失败原因略加论述,欢迎赐教。 

(一)感王寨之战是海城西南的一次激战

1894年12月初,日本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和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分别向大本营提出《进击威海卫、攻占台湾方略》、《进兵山东半岛,海陆夹击,歼灭北洋水师》建议,不久,日军侵占了析木城、海城等重镇。接着部署进犯感王寨。驻守盖平、营口一带的清军将领、帮办东征军务的宋庆加强了辽南地区的兵力部署。 

感王寨又称缸瓦寨,位于海城西南16公里处,西庙山子北。据传说,此地古时已有村寨,当地民众为感谢唐王李世民东征高句丽带来之国泰民安,而定名为感王寨。 

日军第一军第三师团侵占海城后,一面设法巩固海城,一面试图扩大周围占领区。 

海城失陷后,军机处电寄宋庆,谕旨宋“当会合诸军,严密防范,相机堵剿。”[1]宋庆遵旨与辽东北部诸军联络,酝酿协力规复海城。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认为“海失,辽必难保”,便电令宋庆“密饬聂(士成)、吕(本元)等作速回顾,与毅军夹攻海股,冀获一胜”。此方案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批准,并指出“军事变迁非一,必须随时调度,以赴戎机”,并谕坚守摩天岭一线的提督聂士成、总兵吕本元“移至岫岩、海城,与宋庆合力会剿”。此间,连山关已被聂士成部收复,并进袭分水岭日军,乘胜追至草河口,与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部骑兵联合,大败日军,收复草河口[2] 

12月17日,宋庆接旨后,令辎重队自大石桥,经虎庄、感王寨,向牛庄一带行进;同时,分遣马步小队多批,远出感王寨东北方的四台子和东、西柳公屯(今西柳)、盖家台(今盖家屯)一带,以警戒海城方面的日军;铭字军总兵刘盛休所部10营随后继行;宋庆自率本部毅字军10营为后卫。当清军宋庆所部自盖平北进的同日,占领海城的日军第三师团长桂太郎陆军中将接到报告,称宋庆率兵2万余,丰升阿、蒋希夷、马瑞庆、利周等将领相随,“有进逼海城西南之势” [3],但是尚摸不清清军的意图。桂太郎据此推测清军之动向不外三种可能:一是向辽阳撤退;二是渡辽河奔锦州;三是伺机收复海城。他认为无论清军出于何种目的,均须出击,以解除清军对日军盘踞之海城的威胁。 

为此,18日晨,桂太郎命令所部分两路侦察清军的战略意图:一路以远藤大尉率领步兵第六联队第三中队、骑兵一个小队,前往盖家屯方向侦察。远藤大尉率领山冈中尉等向柳公屯行进。 

此时,驻守柳公屯的清军前哨队撤向盖家屯,下午1时,抵达盖家屯附近。尔后,远藤派渡边芳太郎、福田丰吉2人作为尖兵向盖家屯村内搜索侦察。盖家屯是清军前哨的重要阵地,在面对海城的正面有200余名清兵防守;右翼有100余名清兵守卫;在左面有200余名清兵坚守。远藤大尉为摸清清军的布置情况,命令所率侦察日军向驻守盖家屯的清军发动攻击,进行火力侦察,立即遭到清军的顽强阻击。清军以墙壁为掩护射击日军,使日军无法靠近,经过30分钟的激烈战斗,日军进攻被打退,退回海城内。这就是感王寨之战的序幕。 

另一路日军由参谋儿岛大尉率领前往海城西部高地晾甲山观察清军行动。然后于同日下午2时,儿岛大尉向第三师团长桂太郎作了如下报告: 

午后二时左右,敌军大纵队自上夹河附近向北开来,三时半进至柳公屯停止,其兵力不下1000人。另有骑兵约100人。在感王寨有更多的敌军[4]。 

桂太郎根据所搜集到的情报,判断清军意图是伺机收复海城。于是在当天晚9时发出命令: 

大迫、大岛二位少将分别指挥若干部队于明日午前六时完成行军准备,在海城之西门和北门外整队待命。如果明晨之前敌军位置有变化,可根据最新敌情规定我军的进攻地点和行进方向[5]。 

第五旅团长大迫尚敏陆军少将按桂太郎命令,率塚本胜嘉大佐的步兵第六联队、佐藤正大佐的步兵第十八联队及第三师团所属第六旅团长大岛久直陆军少将所率之三好成行大佐的步兵第七联队、粟饭原常世大佐的步兵第十九联队,于19日凌晨在城门外整队待命。第十九联队的另一个行动是派出一支侦察队,前往牛庄方向侦察,抵达四台子时发现了清军,双方没有交战,当晚该队于宿营四台子。19日到达八里河子,准备进发感王寨。 

此时,清军也在加紧进行军事准备。18日夜晚,清军的辎重队奉命在感王寨和该村以南的石桥子村宿营,并在感王寨北、东一带的马圈子、上夹河,下夹河和盖家屯村等处驻扎马步小队,以严密监视海城方向的日军来犯。清军总兵马玉昆的毅字军各部在虎庄屯宿营。当日,宋庆接到李鸿章关于约聂士成、吕本元夹攻海城的电令。为此,宋庆认为必须速向西路即牛庄进军,以与辽阳方面的清军取得联系,便电令总兵聂士成、盛军总兵吕本元、总兵孙显寅各部急速“向南夹攻,合并一路,相机攻剿。”[6]这时,宋庆又依据占领海城的日军不断出城搜索,并与清军总兵姜桂题所部铭字军发生冲突,对海城清军右翼威胁的形势十分忧虑,故命令提督刘盛休所部在感王寨加紧构筑临时工事,以防日军之进犯。 

刘盛休奉宋庆之命,立即从四方面备战:第一,令部下连夜赶修感王寨工事,修造掩堡多座,作为第一道防线;第二,在村东原有的围墙上,多穿枪眼,以利防御,作为第二道防线;第三,令炮兵队打通由感王寨至下夹河村之道路,并沿感王寨东围墙向南一侧排列大炮7门,以御海城东面来犯之敌;第四,派遣步兵1个营于马圈子村,1个营于祥水泡子村,组成左翼防线,派骑兵队、哨于于官屯为右翼,这就构成了保卫感王寨的防御体系[7]。 

(二)日军分三路总攻,清军顽强抵抗

日军第三师团长桂太郎为进攻感王寨,加快了实战步伐。19日拂晓,桂太郎率师团参谋及师团司令部军官共十五、六人,出海城登上晾甲山,观察地形和清军的部署。此时清军已自柳公屯撤至盖家屯。于是,桂太郎下令所属第五旅团长大迫尚敏陆军少将率部自晾甲山以南行进,进攻清军的正面为右翼;所属第六旅团长大岛久直陆军少将率部自晾甲山以北行进,进攻清军之左翼。桂太郎则亲率师团本部行进在两队中央后面。 

不久,桂太郎等走下晾甲山后,徒步西行半公里许到达八里河子。上午11时50分,桂太郎在八里河子吃午饭时,听到西南方有十几响枪声,随着第十九联队长粟饭原大佐派出的一支侦察队到达八里河子,桂太郎立即命令该侦察队参加进攻盖家屯清军的战斗。可是日军事前并不知道此地清军已从盖家屯撤走,侦察队只好返回八里河子。 

当日上午11时,大岛久直率领的右翼部队到达盖家屯并有午餐,饭后也返回师团驻地八里河子,桂太郎马上把集结于八里河子的三支侦察队集合起来,除留一支侦察队于八里河子外,令其余两支侦察队和大岛所部返回海城。突然,第五旅团长大迫尚敏所部传令骑兵到八里河子向桂太郎报告:“有大敌在感王寨,大迫旅团即将对敌军发动进攻” [8]。桂太郎据此报告,立即命令大岛久直所部向感王寨方向进发。时将日落之时,大岛久直所部才接近感王寨。 

大迫尚敏率领的左翼部队正向盖家屯进犯之时,接到前卫报告:盖家屯的清军已撤走。但是,大迫根据桂太郎的命令继续向感王寨前进。上午11时50分,前卫到达下夹河子村西南端,主力到达下夹河子村的北端。 

同日上午11时许,四川提督宋庆率部抵达感王寨附近时,得知日军已进至盖家屯附近。宋庆一面令大同军总兵蒋希夷率部火速由大石桥北上增援;一面令所部向感王寨急进。至上午11时50分,宋庆所部先头部队进抵下夹河子村,以阻击日军进犯。 

中午时分,日军第五旅团长大迫尚敏所部前卫队从下夹河子村西南,与进入下夹河子的宋庆所部先头部队交火。同时,下夹河子村北部日军也发起疯狂进攻。进驻下夹河子的清军先头部队因寡不敌众而撤退。不久,大迫尚敏又获得清军行动新动向,即大纵队从南面开来,经感王寨西行;清军另一支纵队向下夹河子西北约1公里多的马圈子村开去;但是,感王寨东北面的香水泡子村仍驻有清军[9]。大迫尚敏为打击较远的清军,一面向桂太郎师团长报告清军调动情况;一面请求派驻守于盖家屯的炮兵支援。下午1时15分,日军驻在盖家屯的炮兵进占下夹河子村,并迅速布置阵地。如此,大迫尚敏仍感到驻守马圈子的清军对日军下夹河子炮兵阵地是个威胁,因而立即命令第十八联队第一大队长石田正珍少佐率部攻击马圈子的清军。 

石田正珍少佐遵照大迫尚敏指令将所部第一大队的1个中队置于下夹河村子边,作为预备队,另两个中队向驻守马圈子的清军展开进攻。当日军接近马圈子200米之遥时,埋伏在树林里的清军突然向日军左翼猛烈射击,日军战斗队形被打乱。石田正珍急速调整部署,令两个中队向埋伏在树林里的清军进攻,中日两军展开激烈的战斗。清军进行了顽强的阻击。当日军再度疯狂进攻时,马圈子村的清军奋勇出击,打击日军的右翼,日军不仅不能前进,而且队伍陷于混乱,石田正珍少佐再次调整队伍,分兵抵御树林里和马圈子村的清军,日军处于被动地位。稍后,石田正珍一面集中兵力向马圈子清军进攻;一面紧急命令在下夹河子村边预备队的一个中队投入战斗。而且,日军炮兵也立即赶到下夹河子村西北端抢占阵地,用18门火炮猛轰驻守马圈子村的清军,掩护其步兵前进。双方战斗异常激烈,清军炮兵“弹丸雨注”般地射向日军,使日军在没有地物,无法躲避的情况下,伤亡惨重,鲜血淋漓,染红了满地积雪。活着的日军只好跳入沟内躲避炮弹。石田见状气急败坏,立即亲督日军,“在距马圈子四百米的地方吹响了进军号,以刺刀实行中央突破”,驱赶士兵发起冲锋。有一支清军在马圈子以西约200米处,令石田胆颤心寒。这支清军如从侧面射击,将大量杀伤日军。清军却没有抓住战机,竟开始从马圈子村北端撤退。 

桂太郎师团长在令石田正珍所部进攻马圈子清军的同时,令第五旅团长大迫尚敏少将率所属各部进攻感王寨的正面清军阵地。并命令所属第六联队第一大队长冈本忠能率所部从正面向感王寨进攻,第二大队长小野寺实率所部向感王寨东南的于官屯村清军骑兵进攻。 

下午2时,小野寺实率部击退了在于官屯村的1哨清军骑兵,占领了该村,清军撤至感王寨。清军其他各部也陆续撤至感王寨一线。下午2时10分,日军炮兵为掩护其骑兵、步兵向感王寨进攻,开始集中火力向感王寨猛轰。因距离太远,日军炮击没有效果,炮兵在第六联队第一大队帮助下将阵地前移。至下午2时20分,日军抵达有效射程的阵地,向感王寨清军炮兵、步兵连续发炮。清军的炮队亦不示弱,用4门速射炮进行猛烈还击。一时间炮声隆隆,硝烟弥漫。清军的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向日军进行“更猛烈的射击”,迫使日军“步兵潜伏在地物的后面还击” [10],日军的攻势被清军打退,大迫尚敏所部只好等待援军。 

日军的进犯受挫后,桂太郎急速动用总预备队。桂太郎令第六旅团第七联队之第二大队从晾甲山紧急出发,第十九联队第二大队从八里河子村出发,“跑步通过了三里长的路程”,下午4时零2分到下夹河子村,投入战斗。这时清军摆开“一条惊人的长线”,以阻击大迫尚敏旅团的进攻。 

第六旅团长大岛久直立即命令第七联队长三好成行所部,在下夹河子村至感王寨东西走向的凹道右翼布置三个半中队,在凹道左翼布置1个中队,进入指定位置后散开,插入第五旅团大迫尚敏所部第六联队第一、第二两个大队中间;命令第十九联队第二大队长小野芳次郎,率所部三个中队沿凹道前进到第七联队的左翼;命令第七、第八两个中队,成梯队散开于清军前六、七百米的位置处;命令第六中队作为总预备队,留在凹道上。此时,日军12门山炮,在下夹河子村左翼占领阵地,一齐发炮,轰击清军[11]。 

为更好发挥炮队作用,清军炮队自感王寨村中央转移至村南,以猛烈炮火轰击逐渐逼近的日军左翼步兵。与日军左翼的第五旅团第六联队第一中队紧邻的是第十九联队的两个中队,还有第六旅团第七联队的一个中队。清军的炮击准确率较高,就连日本人也承认:“敌弹是瞬发弹,其距离测定之精确也是清军从来没有过的。炮弹落在我军(日军——引者)各中队的前后左右”。一部分清军在炮火的掩护下向日军炮兵阵地左前方出击,有的直着腰冲向日军,“进行猛烈的射击。这真是清军从来没有的勇敢行为”。日军第七联队左翼的一个中队和第十九联队的各个中队,被清军射击线与正面火力夹击,由于“受到交叉火力的射击,(日军)伤亡特别多。”[12] 

中日两军正在酣战之时,清军的援兵毅字军开来并投入战斗,清军的士气更为振奋,广大爱国官兵英勇奋战,浴血苦斗,冒着生命危险向日军阵地进攻。对于清军的英勇精神,日军也赞叹道:“不愧为闻名的白发将军宋庆的部下”。此战中清军利用地形地物作战,除利用战场中央的松林作掩护外,还利用松林下面的坟地,以及坟墓的后面的堡垒,清军据守这些堡垒,构成了第一道防线。而日军则处于开阔的雪原上,被动挨打,死伤惨重,双方持续了数小时。日军第六旅团投入战斗后,敌我双方打得难解难分,后在桂太郎陆军中将督率下,日军发起冲锋,至下午4时20分,日军以血的代价,攻破了清军第一道防线。清军退居第二道防线,继续顽强阻击日军。 

进攻感王寨正面的日军有第六、第五两旅团,日军抢占清军第一道防线的松林后,也以松林作掩护,对感王寨内的清军进行攻击,清军据守第二道防线并顽强阻击,双方对峙射击达数十分钟。时值日将西下,日军第七联队长三好成行大佐督率所部向清军出击,攻占清军第二道防线,逼近到清军前沿阵地三、四百米处。这时,日军右翼第十八联队的第一大队在侵占了马圈子之后,也向感王寨逼近,推进到距清军阵地仅300米处。此时,日军中央阵地的部队与右翼部队排成一线。作为日军总预备队的第六联队第六中队,在联队长小野寺少佐率领下在凹道上待命。 

坚守在感王寨村内的清军广大官兵,浴血鏖战,把日军阻击在村外。敌我双方经过整日的战斗,均已精疲力竭。恰在此时,小野寺少佐所率总预备队投入战斗。鉴于日军第三师团全部投入了战斗,使清军处于不利地位。 

日军预备队投入战斗以后,感王寨内清军处于日军北、东、南三面包围中。当小野寺少佐命令各中队向感王寨冲锋时,清军被迫从村西南部陆续撤退,感王寨周围的清军也陆续撤出战斗,经高坎,撤至田庄台、营口一线。下午5时零5分,日军第三师团占领了感王寨。 

(三)感王寨失守的经验教训

感王寨之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日军处于主动地位,日骑兵一直在左翼侦察,其谷冈大尉的中队为防止南路清军对感王寨的增援,曾前进到塔山附近警戒。在感王寨之战打响以后,警戒范围扩大到清军的整个右侧。日军在进攻感王寨的同时,又派出120人的分队,进攻感王寨以北、马圈子西南的清军驻地祥水泡子。双方先在村外激战,后又在村内拼杀,战斗异常残酷,双方死伤惨重,日军120人中,就有80人被清军击毙,生还者仅40名。由于感王寨被日军侵占,据守祥水泡子的清军也撤出了阵地,祥水泡子遂被日军侵占。19日,日军占领感王寨后,日军第三师团长桂太郎陆军中将率师团司令部于当日夜进入感王寨,然后仅留下一支守卫部队,其余日军立即返回海城。 

感王寨之战,双方都投入了大批兵力。据日方资料称,日军“战斗人员总数是四千五百三十七名” [13],第三师团几乎全部投入了战斗。清军宋庆部约7000人、铭字军总兵姜桂题部4000人,连同附近的嵩武军总兵刘世俊部、大同军总兵蒋希夷部等计1.8万人左右,实际参战人数近3万人[14]。 

感王寨之战,清军阵亡约200名左右,负伤约300名。日军伤亡总数近400名,伤亡人数约占战斗人员总数的9%。几乎达到伤亡的极限[15]。具体伤亡情况,据日军记载是: 

大迫尚敏所率之第五旅团,伤亡合计146名。其中,第六联队联队长塚本大佐、第一大队长冈本少佐负伤,军官中负伤的还有:柴山、千秋两中尉;士兵伤亡71名;第十八联队第一大队伤亡共计75名,其中,军官负伤4名,死亡1名;所有小队长全部负伤,军士负伤15名,兵士负伤55名,死亡6名。大岛久直所率之第六旅团伤亡合计254名。其中,第七联队军官中只三浦少尉战死,负伤的2名为宇野大尉和五十岚少尉,士兵伤93名,共计伤亡96名。第十九联队参加当天战斗的人员共367名,伤亡达160余人,尤其是第七中队,14名军士中有13名负伤,负伤的军官中有:森川、塚本两大尉、高岛、大村、平冈三中尉和山冈少尉等6人。第五旅团与第六旅团伤亡总数为400名[16]。 

日本认为此次战斗,日军伤亡人数达到战斗人数的百分之九,这“不仅在我国(日本——引者)没有先例的,在古今世界战史上也是不多见的。”[17]按战争常规,进攻方伤亡要多于守方,而感王寨之战却是相反,如果不是清军退出感王寨时已是黑夜,日军进行追击,清军会有更大伤亡。 

分析此次战役中日双方有利与不利条件,对清军来说有利条件共五项: 

第一,  实行完全的村落防御,据守最有利的地物迎击日军;因而杀伤日军较多; 

第二,满地积雪皑皑,便于观察前方的动静,雪白人黑,日军之运动,看得清清楚楚,可以成为随时射击的目标; 

第三,清军部队在本土作战,运动没有困难; 

第四,清军总人数超过日军,以大军对小敌,清军处于主动地位; 

第五,实行正面防御,不必顾虑侧翼,防止分散兵力[18] 

而对日军来说,不利条件有七项: 

第一,在一片开阔地上进攻,没有地形地物作掩护; 

第二,遍地积雪,不便于运动; 

第三,须进行正面进攻,而不可能从侧面进攻; 

第四,夕阳正对日军照射,因而看不见清军的运动; 

第五,士兵作战前在雪地行军2——3.5公里而过于疲劳; 

第六,日军午后2时开始作战,占领清军阵地以后,天色已晚,已无时间追击清军; 

第七,清军四倍于日军,即日军只有清军的1/4,尽管攻守不同,但终究众寡不能相敌[19]。 

既然双方条件相距较大,何以清军失败而日军取得胜利?究其因由,一是清军将领不善于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和日军的不利条件;二是清军互相配合、支援不够;第三是清军官兵作战不算不勇敢,但却缺乏必胜信念,不能坚持始终,最后导致“部队已经没有斗志了”;第四是清军粮食不足,据被日军俘虏曾在宋庆身边的运输兵说:“当时宋庆部队的粮食已经吃光了,现在只有高粱和大豆了。……士兵没有粮食,没有衣服,津贴也有几个月不发了。部队非常不满,境遇艰难。”[20]如此之部队,岂有不败之理。而日军的兵力虽少,却能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变被动为主动。究其原因关键是指挥官作战目标明确,坚持始终,有一股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斗志”,指挥得当,士兵经过长途行军,仍能立即投入战斗,这是此次日军付出惨重伤亡后攻占感王寨的原因。 



[1]《军机处电寄宋庆谕旨一》(1894年12月16日),《中日战争》丛刊,第3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55页。 

[2]赵忠昆:《感王寨之战》,《中日甲午陆战辽海战事纪》,鞍山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第149页。 

[3]《缸瓦寨激战》,《日清战争实记选译·辽东之役》,《中日战争》丛刊续编,第8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42页。 

[4]《缸瓦寨激战》,《日清战争实记选译·辽东之役》,《中日战争》丛刊续编,第8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43页。 

[5]《辽东战役·缸瓦寨激战》,《日清战争实记选译·辽东之役》,《中日战争》丛刊续编,第8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43页。 

[6]《北洋大臣来电》(1894年12月19日到电报档),《中日战争》丛刊,第3册,第263页。 

[7]《辽东战役·缸瓦寨激战》,《日清战争实记选译·辽东之役》,《中日战争》丛刊续编,第8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45页。 

[8]《辽东战役·缸瓦寨激战》,《日清战争实记选译·辽东之役》,《中日战争》丛刊续编,第8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45页。 

[9]《缸瓦寨激战》,《日清战争实记选译·辽东之役》,《中日战争》丛刊续编,第8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45页。 

[10]《缸瓦寨激战》,《日清战争实记选译·辽东之役》,《中日战争》丛刊续编,第8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48页。 

[11]《缸瓦寨激战》,《日清战争实记选译·辽东之役》,《中日战争》丛刊续编,第8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48 ~349页。 

[12]《缸瓦寨激战》,《日清战争实记选译·辽东之役》,《中日战争》丛刊续编,第8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49页。 

[13]《缸瓦寨激战》,《日清战争实记选译·辽东之役》,《中日战争》丛刊续编,第8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53页。 

[14]《缸瓦寨激战》,《日清战争实记选译·辽东之役》,《中日战争》丛刊续编,第8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55页。 

[15] 所谓战斗的伤亡极限,是按一般军事理论上说:参加战斗人数与伤死人数的比例,以十比一为极限。 

[16]《辽东战役·缸瓦寨激战》中称第五、第六旅团分别伤亡146人、254人,合计应为400人,却统计成390余名,《中日战争》丛刊续编,第8册,第352页。 

[17]《缸瓦寨激战》,《日清战争实记选译·辽东之役》,《中日战争》丛刊续编,第8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53页。 

[18]《缸瓦寨激战》,《日清战争实记选译·辽东之役》,《中日战争》丛刊续编,第8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54页。 

[19]《缸瓦寨激战》,《日清战争实记选译·辽东之役》,《中日战争》丛刊续编,第8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54页。 

[20]《缸瓦寨激战》,《日清战争实记选译·辽东之役》,《中日战争》丛刊续编,第8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55~356页。 

资料来源:《大连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1期。

文章点击数:       【 】    【更换背景色
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