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汇编  >>清史镜鉴
清史镜鉴        

目 录

政治
多尔衮严惩贪官[李治亭]

为政以爱民为本[李文海]

治天下以惩贪奖廉为要[李文海]

俭以成廉 侈以成贪[李文海]

大臣不廉 小臣必污[李文海]

周恩来论清代历史及清史研究[李文海]

清代的州县官任职制度[魏光奇]

清代赦宥制度的特点[林乾]

清朝军机处[王思治]

清代的盟旗制度[赵云田]

清代后期中央集权财政体制的瓦解[魏光奇]

“海防塞防之争”与清季国防战略[杨东梁]

清宫密档里的中南海[李国荣]

庚子密档中的国耻记录[李国荣]

清代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经营的新理念[郭松义]

社会生活
清朝历史上的8级地震[华林甫]

清代的地震灾害及政府的赈济[赵云田]

清中叶五省白莲教起义及其社会后果[秦宝琦]

“闯关东”:清代以来的东北移民[刘平]

星期日公休制度的实行[闵杰]

晚清义赈的历史作用与意义[朱浒]

思想文化
清代文字狱[王思治]

晚清西学东渐与新史学的发轫[史革新]

《申报》——中国近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李岚]

《清史稿》及《清史稿校注》纂修的启示[赵晨岭]

边疆民族
顺治帝迎见五世达赖礼仪之争[廖榕光]

清朝平定张格尔叛乱及其意义[李尚英]

台湾建省的历史进程[李祖基]

清代的达赖喇嘛[赵云田]

清朝的理藩院[赵云田]

清朝在南疆的军政隔离制度[杨恕]

清朝的北疆边境巡视制度[宝音朝克图]

1874年中日《互换条约》评析[陈在正]

清末张荫棠的藏事改革[周源]

清末筹议蒙古建省[吕文利]

对外关系
康熙帝与中国礼仪之争[吴伯娅]

马戛尔尼访华[吴伯娅]

晚清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王晓秋]

人物
皇太极对汉文化的吸收[史革新]

郑成功与施琅交恶探析[王冬青]

康熙帝对纂修《明史》的言论[闻性真]

雍正:“说一丈不如行一尺”[李国荣]

乾隆皇帝与西洋画家[吴伯娅]

唐鉴及其《畿辅水利备览》[王培华]

刘铭传与台湾建近代化建设[李祖基]

曾国藩立誓“不靠做官发财”[张宏杰]

维护华侨权益的总领事黄遵宪[陈铮]

唐鉴及其《畿辅水利备览》

王培华

 

一、  嘉道时京粮供应的紧张局势 

及畿辅水利思想的兴起 

在清朝,京城皇室百官军队的粮食,一直依赖运河漕运东南地区粮食来供应。这种方式始于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明清两朝,每年漕运定额为米400万石,其中北粮(山东、河南的漕粮)75万石,南粮(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漕粮)324万石。每年实运500万石到北京和通州仓库储藏。 

南粮北运的最大问题有二。一是运费昂贵。据统计,每年的漕粮实运500多万石,而运至京城的实际花费却高达1400多万石,这不仅加重了南方的负担,使江南漕重、赋重、民困,而且严重影响了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是由于黄河失修等多种原因,使运河失去漕运条件。至道光年间(1821—1850),由于黄河淤淀更加严重,黄水倒灌,冲毁运道,使漕船挽运困难。之后又引黄济运,结果运河河床日高,漕船渡黄困难。山东运河水量不足,重运船只在中途浅阻,只能回空船在北方“守冻”过冬。以上这些因素,使嘉道之后的漕运日趋艰难。 

道光三年(1823),畿辅(指国都附近地区)大水,淹没民田庐舍,灾民待哺。咸丰元年(1851),太平军起义爆发,农民军一路北上,于咸丰三年(1853)占领南京,江南有漕省份,都在太平天国的范围内,运河日益梗阻,漕运艰难,京师粮食供应更加困难了。 

面对京师粮食供应紧张的局势,当时的士大夫们纷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讲求经世之学者提出两种主张,一是主张海运东南漕粮,二是主张发展畿辅的水利。由此产生了多部有关畿辅水利的著作。比较著名的有林则徐著《畿辅水利议》、潘锡恩著《畿辅水利四案》、吴邦庆著《畿辅河道水利丛书》、蒋时进著《畿辅水利志》等。其中,唐鉴所著《畿辅水利备览》是较早的一部,具有引领风气的作用。 

二、《畿辅水利备览》的主要内容 

唐鉴,字镜海,湖南善化人,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他往来南北,留心考察南北方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尤其关注直隶(今河北)农田水利。 

元明清以来,江南籍官员学者主张发展西北水利(含畿辅水利)的思想潮流不断发展、完善,延续数百年。唐鉴身处嘉庆、道光时讲求海运和畿辅水利的潮流中,当时浓厚的讲求畿辅水利之风,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唐鉴本人有经世之学,关心江南民生利病,同时也关心畿辅水利。他曾担任江安粮道,督运漕粮到京,对漕运的艰难和弊端深有体会,因此致力于改变漕运之弊。他提出的方法之一是,就近发展畿辅水利,缓解京师对东南的依赖。 

大约在嘉庆十六年至道光元年(1811—1821)间,唐鉴著成《畿辅水利备览》十四卷。道光十九年(1839),刊刻成十二册。他编著此书的目的是发展畿辅水利,解决京师粮食供应,以及北方水旱灾荒问题。 

《畿辅水利备览》卷首《臆说》,提出发展畿辅水利的主张。卷一至卷六《历代水利源流》,论述历代河道变迁及畿辅各河水利灌溉的历史。卷七至卷十《经河图考》,考证畿辅河流的水道曲折、河道变迁等。卷十一至十四《纬河图考》,考证直隶九府五州水道,尤详于天津水道。这是清代第一部海河流域水利史。 

在书中,唐鉴论证了发展畿辅水利的必要性和基本方法。他说,东南财赋甲天下,元明清时,京师粮食依赖东南,西北日益贫乏。西北六省,约计有耕地一千万余顷。每顷征粮五石,大约能征收五千万石粮食,其中,实征粮一千万石,另外四千万,折合成银,征银一千六百万两,不但可以缓解对东南的压力,还可以裁撤漕运经费,用于治理黄河。他还提出了具体意见,即北方河流泥沙多,可以淤灌;海河流域下游地区,地势低洼,取水便利,引水容易,发展水田见效快,但不久就会填淤湮没;因此,下游应多施行围田,上流多开引河,还要掘井来补雨泽不足。 

时人对《畿辅水利备览》评价颇高。当时的官员如陶澍、陆建瀛、何桂珍、吴邦庆、林则徐、曾国藩等都读过这部书,吴邦庆、林则徐的畿辅水利著述,都受到唐鉴的影响。 

三、《畿辅水利备览》的影响和贡献 

唐鉴提出,应该由有能力的大臣来主持发展畿辅水利。道光二十年(1840),他致信钦差大臣林则徐,陈述发展畿辅水利的主张。次年秋,林则徐在河南河工效力,唐鉴再次致书,请林则徐主持发展畿辅水利,并赠送《畿辅水利备览》。同时,唐鉴还向翰林院编修何桂珍陈述《畿辅水利备览》主旨,主张要由明晓农务之人来经理此事。但是,由林则徐主持发展畿辅水利的提议,受到当时直隶总督的阻挠。 

咸丰元年(1851)唐鉴赴京,咸丰帝召对(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相关问题)15次。唐鉴向咸丰帝陈述了他关于畿辅水利的想法,并将《畿辅水利备览》送呈军机处。咸丰三年(1853),唐鉴正主讲金陵书院,太平军已经打到湖南。他急于回湘守卫家乡。在如此紧迫的形势下,唐鉴再次向咸丰帝进奏《畿辅水利备览》。朝廷命给直隶总督桂良阅看,并要求在平定太平军后,酌情办理。 

咸丰十一年(1861),唐鉴去世前准备了三篇遗疏,寄给两江总督曾国藩代奏。其中之一就是《进畿辅水利备览疏》。唐鉴临终要曾国藩代为上奏,说明唐鉴对畿辅水利的重视。 

但是,限于政治经济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唐鉴《畿辅水利备览》中的思想主张,在当时没有能够实现。元明清江南籍官员学者倡议畿辅农田水利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南漕压力。随着招商海运、改折减赋、漕粮折征银两,以及后来东北农业发展、国内粮食贸易的活跃,京师无需依赖漕粮,因此发展畿辅农田水利的根本目标不存在了,其迫切性也就不存在了。同时,由于清后期北方气候日渐干旱,缺乏地表水资源,为了缓解旱情,北方各省大兴凿井,而且畿辅雨热季节,与水稻生产季节不相适应,发展畿辅水稻生产的基本条件受到了限制。 

尽管如此,唐鉴的水利思想在现在看来,仍然有其现实意义。 

首先,有助于认识并解决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问题。元明清时,南北发展很不平衡,北方比较落后,南方经济发达但赋税负担重。江南人民逐渐产生反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思想,南北对立的社会情绪和思想潮流也由此萌发,并延续了七百余年。历史的教训,值得记取。 

其次,有助于认识解决北京粮食和水资源问题的紧迫性、重要性和艰巨性。南粮北运到京师,费用剧增,大大增加了南方纳税户的经济负担。现在,南粮北运的问题不存在了,但水源不足仍是困扰北京的大问题。南水北调,能否最终解决北京的水资源问题?会不会引起南北区域的再次对立?这些问题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再次,有助于了解清代江南官员学者关于畿辅水利的思想历程。道光年间产生了多部畿辅水利专著,《畿辅水利备览》是第一部,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资料。 

作者简介 

王培华,女,1962年生,山东文登人,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与环境变化等。著有《大江东去——兴旺盛衰启示录》、《元明北京建都与粮食供应》、《元明清华北西北水利三论》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