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汇编  >>清史镜鉴
清史镜鉴        

目 录

政治
清代对疆土版图观念的嬗变[邹逸麟]

清代积案之弊[李文海]

为政以通下情为急[李文海]

清代京官升迁中的循资与特例[刘凤云]

乾隆帝惩贪屡禁不止的原因[刘凤云]

清朝第一大贪污案[倪玉平]

紫禁城之变[李尚英]

嘉庆朝花杰弹劾戴衢亨案[朱诚如]

清朝最大的银库案[倪玉平]

清季《钦定宪法》起草始末[王晓秋]

清代法律中的“犯罪存留养亲”[林乾]

经济
清代中国生态环境演变主要趋向及特点[朱士光]

乾隆初期“禁酒令”的讨论与颁行[陈兆肆]

从乾隆帝误读人口数看人口统计制度清前期[侯杨方]

“中国皇后号”:开启中美早期的贸易[李国荣]

晚清劝农桑、兴水利的重农政策[郑起东]

清末企业垄断与中国商战的失利[郑起东]

社会生活
清代慈善机构的地域分布及其原因[刘宗志]

清代的粥厂[王林]

清末东北鼠疫及政府的应对[朱浒]

辛亥风潮与长江大水[朱浒]

清代的走西口[刘平]

思想文化
乾隆朝礼制建设的政治文化取向[林存阳]

东学西渐的先行者[史革新]

《清史稿》仅成一稿的教训[赵晨岭]

边疆民族
清代 “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赵云田]

清朝的驻藏大臣[赵云田]

清代的金瓶掣签制度[赵云田]

清朝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吕文利]

有清一代治理台湾的政策评议(上)[何瑜]

有清一代治理台湾的政策评议(下)[何瑜]

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的形成与问题[刘平]

“台湾民主国”的性质及其影响[唐博]

晚清领土丧失备忘录(上)[厉声]

晚清领土丧失备忘录(下)[厉声]

对外关系
康熙帝与法国科学传教团[李景屏]

赴天津投诉案[吴伯娅]

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晚清留美幼童[王晓秋]

晚清留欧船政学生[王晓秋]

清末留日热潮[王晓秋]

“师夷长技”与“全盘西化”[杨东梁]

军事
清代边疆驿传与帝国安全[刘文鹏]

晚清海权观的萌发与滞后[杨东梁]

甲午战争中李鸿章消极防御、保船避战的方针[史革新]

马江风云的反思[杨东梁]

人物
清朝惟一的汉族公主[吴伯娅]

“香妃”其人与“香妃墓”释疑[赵云田]

耶稣会士汤若望的在华活动[吴伯娅]

康乾两帝盛开“千叟宴”[李治亭]

东学西渐的先行者

史革新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出现了学习西方的热潮,与此同时,中国的有识之士也看到东学西渐的必要性,并做了一些脚踏实地的工作,为中华文化的外播做出了贡献。王韬、陈季同、辜鸿铭等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充当了“东学西渐先行者”的角色。 

王韬(1828—1897),字紫诠,号仲弢(tāo),江苏吴县人。他早年供职于上海墨海书馆,参与外国传教士主持的翻译西书的活动。同治元年(1862),王韬因上书太平天国事而受到清政府的通缉,避难于香港,结识了英国传教士理雅各。当时理氏正着手英译中国儒学经典。所译《四书》英文本作为《中国经典》的一、二卷已经在港出版,其他各经籍的翻译工作进展得艰难而缓慢。遇到王韬,他立即聘其为译书助手。由于王韬的加盟,译书工作进展速度加快。至同治四年(1865)7月,《书经》译述宣告完竣,作为《中国经典》第三卷刊刻行世。随后,《诗经》、《春秋左传》的英文译本相继告成出版。与以前流行的中国古代典籍译本相比,理雅各、王韬合译的《中国经典》,内容相对齐全,翻译水平比以前的同类作品有所提高,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成为欧洲汉学界研究中国古代典籍的标准译本。 

王韬具有深厚的传统学术文化造诣,被时人称为“人中之龙,文中之虎”,他在《中国经典》的英译工作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负责所有译著的前期基础工作。每译一经,他都要事先博采群书,详察密考,写成笔记,以供翻译之用。对于理雅各弄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还要研讨说明。他为翻译整理编写出大量的笔记与资料,如《皇清经解校勘记》二十四卷、《国朝经籍志》八卷等。他所写的文章有很多被收入《中国经典》。王韬赴英助译时曾作历学论文五篇,其中两篇为理雅各所采纳,收到《中国经典》第五卷书首的序言中。理雅各高度评价王韬所做的努力,他在一封致友人的信中称赞王韬说:“对我来说,只有第一流的中国学者才有价值。我还没有遇到过一个能够与他匹敌的本地学者。”(张海林《王韬评传》第105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继王韬之后,陈季同、辜鸿铭继续光大中华文化外播的事业,先后用西文撰写出介绍中华文化的著作、译作,把中华文化的外播事业向前推进了一步。 

陈季同(1851—1905),字敬如,福建福州人。早年肄业于福州船政学堂,后被清政府派遣出国,担任翻译、参赞等职,代理中国驻法公使兼比利时、奥地利、丹麦、荷兰四国参赞,先后在西方居住了近二十年之久。陈季同通晓多种西方文字,对法文尤其精通。他对西方社会政情的见解以及对法文的掌握运用,在当时国内很少有人能够企及,甚至连西人也赞叹不已。陈季同晚年曾经主持过南京的翻译局,做过一些向国内传播西方文化的事情,但这方面的成绩似乎并不显著。他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突出贡献,在于以自己撰写的西文著作(主要是法文著作)直接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国,传播中华文化。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起,他陆续出版了不少法文著作,行销于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介绍了中国的不少情况。陈季同的书主要由以下两家出版社出版: 

由巴黎加尔马恩·莱维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自画像》,对中国的风俗、文化作了详细介绍,引起法国读者的浓厚兴趣,后被译成英、德等国文字在欧美流传。《中国人的戏剧——比较风俗研究》,是一部中法文学比较研究随笔集,于光绪十二年(1886)出版,年内3次印刷;《中国故事集》,选译了《聊斋志异》中的26篇故事,是陈季同的第一本译著,于光绪十五年(1889)7月出版,年内3次重版,次年被译成意大利文在罗马出版。 

由巴黎夏尔朋铁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的快乐》,分类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郊野之乐、各类人群的娱乐及游戏,描绘出一幅生动的东方民族风情画卷。光绪十六年(1890)3月出版。同年,英国伦敦出版了该书的英译本;《黄衫客传奇》,是陈季同在唐代传奇《霍小玉传》的基础上用西文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光绪十六年11月出版,光绪二十六年(1900)被译成意大利文在罗马出版;《一个中国人描绘的巴黎人》,光绪十七年(1891)5月出版,作者以一位中国文化人的身份,描绘了自己所亲历的异域人民的日常生活;《吾国》,光绪十八年(1892)2月出版,由陈氏在欧洲撰写的11篇文章所集成。 

陈季同的以上7种法文著作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有些书出版后,一度成为法国及欧洲的畅销书,在西方社会产生了轰动性效应,有助于在海外播扬中华文化、破除西方世界对于中国及其文化的传统偏见。 

旅居欧洲多年的陈季同发现,西方人并不缺乏了解中国的好奇心,但对于中国及其文化又存在着严重的偏见。他感慨地说:“在欧洲,我不仅常常被问及一些极为荒谬可笑、愚不可及的问题,而且发现,甚至那些自称要描述中国的书籍也谈到了许多怪诞不经的事情。”作为一个中国人,他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决心要亲手破除这些偏见。他认识到,这些“错误的形成来源于偏见。因此,当我觉得有能力写一部关于中国的书以表达我个人的印象时,就决定提笔写出它并将其发表。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想我恐怕更有资格去完成这一任务。至少不比他们缺少便利条件”。(陈季同《中国人自画像序言》,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基于这种考虑,陈季同确立了这样的写作宗旨: 

我打算在这本书(指《中国人自画像》一书)中实事求是地描述中国——按照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了解来记述中国人的风俗习惯,但却以欧洲人的精神和风格来写。……总之,像一位了解我所知道的关于中国一切的欧洲人那样去思考,并愿意就研究所及,指出西方文明与远东文明之间的异同所在。(同上) 

从陈氏著述的内容及效果来看,他基本上实现了这一目标。  

辜鸿铭(1857—1928),名汤生,原籍福建同安。自幼留学英国,曾遍游德、法、意、奥等国,精通西方语言及文化。回国后,长期担任洋务派大吏张之洞的幕僚,后任清政府外务部左丞。辛亥革命后,为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以“精通西学而极端保守”的思想表现而被人们称为近代中国的“文化怪杰”。独立完整地向西方翻译儒家经典,便是他在向域外传播中华文化做出的积极努力。 

王韬协助理雅各翻译出版的《中国经典》获得诸多好评,但也存在不少缺陷,受到一些中外学者的批评,其中就包括辜鸿铭。辜鸿铭曾对《中国经典》存在的问题予以尖锐批评:“这些译著并不都令我们满意。巴尔福先生公正地评论说,在翻译这些经典的过程中,大量地依赖了那些生造的专门术语。我们感到理雅各博士所借用的那些术语是生涩的、粗疏和不适当的。有些地方简直不合语言习惯。”(辜鸿铭《中国学(一)》,黄兴涛等译《中国人的精神》,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在他看来,西方学者编写的讲述中华文化的书籍,水平低下,错谬百出,充满民族偏见,不能使人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的价值。这促使辜鸿铭萌发了重新翻译中国经典的想法,并着手西译儒学经典。他完整翻译过的儒学经典有三部,即《论语》、《中庸》和《大学》。此外,他还片段地翻译过《诗经》、《尚书》、《孟子》、《孝经》、《礼记》等经典中的有关部分。辜鸿铭英译的《论语》出版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英译本《中庸》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出版。《大学》的英译虽完毕,但他认为不够完美,未予出版。辜鸿铭学贯中西,不仅精通西语、西学,而且对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造诣深厚,非一般传教士所可比拟。因此,他英译的儒学经典比起理雅各的译本要更为准确、精湛。他还考虑到西方读者的文化背景,在经文注释中尽量引用歌德、莎士比亚、爱默生等西方著名学者的话语,使西方读者很容易地产生亲近感,有利于西人了解中华文化。  

从王韬协助西人翻译中国经典,到陈季同、辜鸿铭直接用西文专著翻译,显示出在晚清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知识分子不仅强化了外播祖国文化的意识,而且积极参与到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业中来,并取得初步成就。他们所做的这种努力,打破了东学西传长期仅靠外国人的一个渠道,开辟了中国人自己向域外介绍祖国文化的崭新道路,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 

作者简介 

史革新,男,1949年5月出生,山西阳泉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