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汇编  >>清史镜鉴
清史镜鉴        

目 录

政治
清代对疆土版图观念的嬗变[邹逸麟]

清代积案之弊[李文海]

为政以通下情为急[李文海]

清代京官升迁中的循资与特例[刘凤云]

乾隆帝惩贪屡禁不止的原因[刘凤云]

清朝第一大贪污案[倪玉平]

紫禁城之变[李尚英]

嘉庆朝花杰弹劾戴衢亨案[朱诚如]

清朝最大的银库案[倪玉平]

清季《钦定宪法》起草始末[王晓秋]

清代法律中的“犯罪存留养亲”[林乾]

经济
清代中国生态环境演变主要趋向及特点[朱士光]

乾隆初期“禁酒令”的讨论与颁行[陈兆肆]

从乾隆帝误读人口数看人口统计制度清前期[侯杨方]

“中国皇后号”:开启中美早期的贸易[李国荣]

晚清劝农桑、兴水利的重农政策[郑起东]

清末企业垄断与中国商战的失利[郑起东]

社会生活
清代慈善机构的地域分布及其原因[刘宗志]

清代的粥厂[王林]

清末东北鼠疫及政府的应对[朱浒]

辛亥风潮与长江大水[朱浒]

清代的走西口[刘平]

思想文化
乾隆朝礼制建设的政治文化取向[林存阳]

东学西渐的先行者[史革新]

《清史稿》仅成一稿的教训[赵晨岭]

边疆民族
清代 “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赵云田]

清朝的驻藏大臣[赵云田]

清代的金瓶掣签制度[赵云田]

清朝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吕文利]

有清一代治理台湾的政策评议(上)[何瑜]

有清一代治理台湾的政策评议(下)[何瑜]

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的形成与问题[刘平]

“台湾民主国”的性质及其影响[唐博]

晚清领土丧失备忘录(上)[厉声]

晚清领土丧失备忘录(下)[厉声]

对外关系
康熙帝与法国科学传教团[李景屏]

赴天津投诉案[吴伯娅]

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晚清留美幼童[王晓秋]

晚清留欧船政学生[王晓秋]

清末留日热潮[王晓秋]

“师夷长技”与“全盘西化”[杨东梁]

军事
清代边疆驿传与帝国安全[刘文鹏]

晚清海权观的萌发与滞后[杨东梁]

甲午战争中李鸿章消极防御、保船避战的方针[史革新]

马江风云的反思[杨东梁]

人物
清朝惟一的汉族公主[吴伯娅]

“香妃”其人与“香妃墓”释疑[赵云田]

耶稣会士汤若望的在华活动[吴伯娅]

康乾两帝盛开“千叟宴”[李治亭]

有清一代治理台湾的政策评议(下)

何瑜

 

自鸦片战争起,列强携坚船利炮,不断侵扰中国东南海疆,而孤悬海外的台湾,更是成了列强觊觎的目标。英、美、德等国的军舰、商人等接踵而至,或武力进犯,或登陆查勘煤层、测绘水陆地图,甚至建堡伐木,私贩军火,为所欲为。面对欲壑难填的侵略者,清廷一味隐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安平、淡水为通商口岸,后又增加打狗(今高雄)、鸡笼(今基隆)两港。此后,以海防建设为中心,以练兵、育才、购置和仿造西洋船炮、枪械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几乎遍及东南诸省,但悬海要区的台湾一地,却没有丝毫涉及。昧于世界大势、海权意识淡薄的清政府,始终没有重视台湾、开发台湾。直到同治十三年日本大举进攻台湾,清廷才开始改变治台政策,积极开发台湾,将台防与海防真正结为一体。 

加强海防与改变治台政策 

同治十三年(1874)三月,日本借台湾土著民杀害琉球难民事件,大举进攻台湾。五月,清廷急命船政大臣沈葆桢为钦差大臣,调兵遣将,往返交涉。但日人以“生番不隶中国版图”为由,不肯退兵。最后,在英、美各国的调停下,清廷同意赔付日本“从前被害难民之家”抚恤款,及留用日军在台修道建房等银共50万两,方了此案。 

此事朝野震动,其对清廷的刺激不亚于英法联军之役。清廷一面明谕李鸿章等沿海滨江大吏详细筹议海防措施,一面命台湾沈葆桢等人,“力图自强之策,以期未雨绸缪,庶几有备无患”。而沈葆桢则积极筹划,“非为台湾一战计,实为海疆全局计”。自此,台防与海防便完全结为一体,树立了欲固海防,必保台湾,欲固台湾则必须变更旧制的观念。 

自同治十三年九月始,历时半年之久的国防重点建设大讨论,最终虽以“海塞防并重”为结束,但重塞防乃历代之传统,重海防则是清代国防战略的大转移。光绪元年(1875)四月,清廷派李鸿章督办北洋、派沈葆桢督办南洋海防事宜。随着海防建设的逐步展开,清廷治台政策亦随之发生历史性的巨变。 

其一,弛开旧禁,析疆增吏。光绪元年一月,清政府首先采纳沈葆桢等人建议,诏除内地人民渡台入山耕垦例禁,继则积极调整和扩大台湾建置,于琅峤地方筑城设官,增设恒春县;其后,定福建巡抚分驻之制,“冬春驻台,夏秋驻省(指福州)”;接着,又以北部辟地日广,政令难周,添设台北府,改淡水厅为新竹县,噶玛兰厅为宜兰县,另于艋舺(今台北市)设淡水县,鸡笼改名基隆,设通判。同时又因内山日辟,民番交涉渐多,南路理番同知移驻卑南(今台东),北路同知改为中路,移驻水沙连,各加抚民,以理番政。于是台湾建置大为改观,二府八县四厅的行政设施及于台湾全境,为台湾的全面开发奠定了行政框架。 

其二,开山抚番,移民屯垦。为根绝列强觊觎之心,沈葆桢赴台后,便已分兵设防,开山抚番,但大规模开山抚番活动,则在日本撤军以后。一年之间,清军分兵三路,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开通横断中央山脉的道路。其间开山抚番,艰险异常,但清廷为防止外国侵越,保台湾,固海防,牺牲耗费均在所不惜(三路共计开山859里,耗银20万两,死亡官兵达二千余人)。道路开通后,清廷复设招垦局,鼓励移民,分台东为三路,进行大规模开发,与前期的禁渡政策,不啻(chì,只)霄壤。 

其三,加强台防,倡办洋务企业。为保卫台湾,钦差大臣沈葆桢在受命渡台之际,即与福州将军、闽浙总督等联衔上奏,提出“联外交、储利器、储人才、通消息”的保台四策。抵台后,沈氏一方面奏派专人前往欧洲国家采办铁甲船、水雷、洋枪、洋炮等新式武器;一方面在澎湖添募新勇,在台南选练洋枪队。同时,改变旧式火炮“利不足以及远,力不足以洞坚”的状况,仿照西法在澎湖、安平(今台南)、旗后等处积极修建新式炮台,以加强台湾的防卫力量。在创办洋务企业方面,清廷一反过去对台消极的抑制政策,积极支持沈葆桢等人开采煤、铁、硫磺等矿产,“俾地无弃利,有资实济”,并铺设厦门至台湾的海底电线。 

其四,清除积弊,整顿吏治营规。同治十三年,钦差大臣沈葆桢首先提出:“欲固地险,在得民心;欲得民心,先修吏治、营政。”在整顿吏治方面,继沈氏之后,福建巡抚王凯泰、吴赞诚等人均有所作为,而最突出的则是巡抚丁日昌。丁以“振刷一分精神,即以挽回一分风气”的精神,不避艰苦嫌怨,明查暗访,严厉惩治在台的各种贪官污吏。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上至总兵、知府,下至汛弁、委员,被其参劾惩处的不下20人。同时丁日昌等人又奏请清廷破格任用,“为地择人”,“为事择人”,使台湾吏治为之一新。在营制方面,清廷虽不同意撤废班兵制度,但为扫除班兵积弊,提高战斗力,亦允许戍台班兵重新整编,易地调防,仿淮军、楚军营制,以500人为一营,将戍台官兵分为三大支,认真训练,扼要驻扎。 

海军衙门的建立与台湾建省 

在清廷重视海防,努力经营台湾之际,中国东南海疆的形势愈益紧张。日本进犯朝鲜,吞并琉球;法国决意侵吞全越,战火烧向中国的西南边疆,终于爆发了中法战争。光绪十年(1884)四月,法国海军绕过海南岛首先进攻台湾,企图占领基隆,结果遭到清军的顽强抵抗。福建马尾海战后,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亲率兵舰再次进犯台湾,陷基隆,攻淡水,然后封锁台湾海峡。台湾受困,牵动全局,清廷焦灼万状,“内外臣工,无不以台湾无备为恨”。光绪十一年(1885)二月,凉山大捷后,鉴于东南海疆形势险恶,清廷同意李鸿章“宁失藩服,毋损郡县”的主张,决定“乘胜即收”,签署了《中法停战条约》。 

  中法战争的教训,再一次深深地刺激了清政府,战争甫定,清廷即诏谕李鸿章、左宗棠等督抚大臣各抒己见,筹议海防。于是,又一次掀起了如何加强海防的大讨论。各地督抚纷纷奏陈,意见集中于练兵、筹饷、用人、制器等诸大端。其中尤以精练海军、集中统驭为第一要务,其次是台湾建置问题。同年六月十八日,大学士左宗棠在病逝前上奏称:“第思目今之事势,以海防为要图,而闽省之筹防,以台湾为重地。”指出台湾“孤注大洋,为七省门户,关系全局,甚非浅鲜。其中如讲求军实,整顿吏治,培养风气,疏浚利源,在在均关紧要,非有重臣以专驻之,则办理必有棘手之处。据臣愚见,惟有如袁保恒所请,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所有台澎一切应办事宜,概归该抚一手经理,庶事有专责,于台防善后大有裨益”。清廷采纳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意见,决定设立海军衙门,先从北洋精练水师一支,并诏谕:“台湾为南洋门户,关系紧要,自应因时变通,以资控制,著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常川驻扎。”清廷再一次将经营台湾和整个东南海防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即欲保中土,必固海防,欲固海防,必保台湾。 

中法战后,台湾百业待兴,清廷在财力匮乏,内外交困之中,一面在人力、物力和政策上支持台湾的近代化建设,一面在经济上帮助台湾建省,命闽省每年协饷白银44万两,五海关协饷白银36万两,总计白银80万两,以五年为限,初步解决了台湾建省的燃眉之急。光绪十三年(1887),台湾正式建省,下辖三府、一直隶州、三厅、十一县,南北中布局合理,安排适当,一改过去闽台合制的种种弊端,形成以省会为中枢的全台开发经营的整体结构。首任巡抚刘铭传以“一岛基国之富强”,“一隅为全国之范”为宗旨,以设防、练兵、抚番、清赋为要务,大胆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苦心经营,积极进取,“筑铁路,购轮船,辟商场,通邮传,设学堂,行保甲,制军器,筹边防,劝农桑,振工艺,凡百新政,次第举行”,使台湾在很短的时期内,成为近代中国最先进的省份之一。 

作者简介 

何瑜,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史表组专家。